
中船綠洲:做吊機制造領域的領先者
2012-10-23 17:01:29
來源:中國船舶報
編輯:
國際船舶網
我有話要說
以前,南京中船綠洲機器有限公司生產1000臺吊機需要10年時間,其濱江分公司建成投產后,這一周期縮短為2年零8個月。2011年,濱江分公司全年吊機產量高達607臺,創造了在綱領設計年產吊機300臺的基礎上翻番的佳績。今年上半年,其吊機產量達到350臺,再次刷新紀錄,并使中船綠洲的吊機生產能力躋身世界前列,中船綠洲在2013年提前4年全面收回濱江新區建設項目投資的目標將可順利實現。
讓“軟硬件”兼容
2008年1月1日,中船綠洲濱江新區建設項目破土動工,并于當年年底按期竣工。2008年12月8日,南京中船綠洲機器有限公司濱江分公司掛牌成立,2009年1月1日投產。
濱江分公司在成立之初遇到的主要問題是“硬件”與“軟件”不兼容。4萬多平方米的嶄新廠房已經建成,100多臺(套)的新設備已經到位,然而,生產流程尚未成形,質量控制體系、成本控制體系尚待完善。為此,中船綠洲董事長、總經理廖全生要求濱江分公司全體干部職工迅速轉變觀念,以全新的思維方式建立新的管理模式,按照“一流的現代化企業”的要求,快速完善組織結構、理順工作流程、落實基礎管理、改進工藝技術。
隨后,濱江分公司迅速建立了生產管控系統和質量管控系統,積極推行新的管理模式。其根據吊機生產綱領和生產工藝的要求,按照分區布置、有機聯系的原則,設置了鋼板下料生產線、鋼結構生產線、機加生產線、裝配生產線。整個生產線以軌道相連,從而形成從原材料進廠到成品出廠流水線式的生產工藝路線。
為大幅提高產品質量和生產效率,濱江分公司大力推行“標準化”管理,從而使克令吊生產時間節點控制標準化、質量控制過程標準化、臺位作業模式標準化、調整工藝流程標準化等。同時,該分公司對管理人員進行試點績效考核,明確工作職責,確保“標準化”要求得到貫徹落實。此外,其還不斷完善內部制度建設,促進各項管理工作制度化、常態化、日;;進一步細化質量管理工作,新設立了7項內部質量控制考核指標,推行全員質量和安全管理,并將生產線條的主任、調度員的績效與質量和安全考核指標掛鉤;強化精益生產管理思維,運用有效的計劃管理工具,以表格化管理推進生產管理和技術準備工作。
“標準化”管理的強力推行,使得濱江分公司各項工作迅速走上正軌,2009年,其產出近200臺吊機,接近中船綠洲2008年全年水平;2010年,產出吊機260臺,刷新了中船綠洲歷史紀錄。
促產能翻番
面對目前產業發展的低潮期和日益繁重的履約任務,濱江分公司不斷在管理上創新超越,促使產能不斷釋放、企業做優做強。該分公司加強生產計劃和準備工作,認真梳理、不斷細化生產管理工作流程,加大周滾動計劃的檢查、考核力度,使生產計劃的執行、考核細化到每天和每個節點;將船檢計劃節點列入重點考核范圍,使責任分解落實到人;要求月度生產計劃完成率必須達到100%;對生產線條的主任、調度進行月度生產節點、質量、“6S”專項考核。
通過抓質量管理提升產品質量,是濱江分公司重點開展的一項工作。該分公司以過程控制表為基礎,每周進行檢查、考核,每月匯總、統計、分析產品質量狀況,進行長效管理;推行上下工序交接時質量確認制,要求負責油漆作業的人員加強對設備使用、漆膜厚度、表面光潔度、缺陷數量、裝配油漆收尾等方面的控制,保證產品油漆質量,要求負責裝配工作的人員鎖定“一次做對”目標,狠抓清潔裝配。
濱江分公司還大力開展技術創新活動,通過對吊機塔身整體加工工藝的改進,使機械加工時間縮短了一半,并提高了加工精度;改進油漆噴涂方法,減少了油漆消耗,提高了油漆表面質量,降低了成本;采用自動焊接小車焊接塔身,降低了勞動強度,提高了勞動效率。此外,該分公司認真落實降本增效工作,緊緊圍繞物耗、外擴等13項制造成本,加強定額管理,將每年綜合成本下降10%的目標層層分解落實到部門、班組和個人。
通過采取這一系列的措施,中船綠洲濱江分公司吊機生產管控系統、質量管控系統、成本管控系統不斷優化,發揮出越來越大的作用,提升了整體管控能力、團隊戰斗能力和生產效率。2011年6月,該分公司完工入庫吊機61臺,創下了中船綠洲吊機月度產量最高紀錄;2011年11月,生產出其投產以來的第1000臺吊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