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1年國內船舶買賣市場慘淡收場
2012-02-01 08:27:17
來源:航運信息網
編輯:
國際船舶網
我有話要說

這個結局,大大跌破業內人士的眼鏡。當第一季度國內沿海運價大幅回升的時候,滿懷希望的人們都認為春天已近,即使沒有大幅的反彈也應該有一定幅度的回升。雖然航運市場略有起色,但船舶買賣市場的情況卻并沒有根本好轉,二手船價格仍然徘徊不前,并沒有出現回暖信號。隨著第二季度國內航運市場的再次回調,將飽經風霜的船舶買賣市場再次拉入谷底,因無法承受過低的運價,部分船東急售5000載重噸貨船,該類船舶價格開始進入快速下跌的通道。時至第三季度,隨著歐債危機的持續惡化以及美債風波的愈演愈烈,世界經濟進入二次探底,中國市場作為世界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當然也不能幸免,再加上國內通脹壓力增大,信貸緊縮,經濟增長放緩的趨勢逐漸顯現,使本已經步履蹣跚的船舶航運業雪上加霜,運價大幅下跌,二手船特別是二手干散貨船價格加速下滑。當進入第四季度,往年的航運市場旺季臨近,所有人都期待航運界會有所表現的時候,運價卻像結了冰一樣動彈不得,船舶買賣市場更是進入寒冬,2011年12越19日,153期中國船舶交易綜合價格指數(SSPI)發布,指數首次跌破1000點大關,報收于980.24點。
相對于干散貨船市場的一頹不振,國內油船買賣市場則相對穩定一些。上半年,甚至因為油運市場的健康表現,船價出現了小幅上揚,1000載重噸以下及3000載重噸左右的重油船求購眾多。有部分堅持求購雙底雙殼結構重油船的買家甚至退而求其次,表示雙底單殼船也可接受,可見該類船的受歡迎程度。另外,600載重噸以下的加油船也頗受買家青睞,一艘05年造的559噸三級加溫油船報價甚至高達300萬。盡管如此,油船買賣市場下半年的表現卻大相徑庭。因為受到經濟不景氣影響,原來有計劃購船的船東也開始持幣觀望,加上油船運力迅速增加對油運市場造成沖擊,船價開始有點HOLD不住了。進入第三季度,3000噸級二手油船市場開始出現下滑走勢,而第四季度,下跌幅度有小幅放大。年底,在回訪油船船東的過程中,許多人都表示出了對來年油船運輸市場的擔憂,這也必定會影響油船買賣市場的走勢。
由于船舶建造周期長,在前幾年貿易和航運繁榮時期下的訂單近年來才陸續交船。因此,近三年投入市場的船舶運力反而在加速增長,統計數據表明,2008年至2011年新投入市場的船舶運力增速分別為7.1%、9.8%和13.8%。預計全年將達到6.17億載重噸,較去年底增長7770萬載重噸,同比增長14%,在散貨船領域2011年共交付了1094艘、9465萬載重噸,與去年相比多交付174艘,而2011年散貨船的船隊增加率約為12%。同時,因為大船東傾向于訂造更大規模的船,以降低燃料消耗,獲取成本競爭優勢,而大型貨主傾向于放棄租賃船隊,建造自有船隊,新的船舶訂單迅速增加。加上金融危機至今大量造船訂單被延遲,造成交付運力集中在2012-2013年釋放。
隨著兔年進入尾聲,龍年的鐘聲悄然臨近。在中國的傳統文化中,龍是萬獸之首,萬能之神。盡管國內船舶買賣市場的復興尚需時日,但我們相信,隨著宏觀調控和市場調節的雙重作用,龍年將會有一個新的開始!
標簽: 船舶買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