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工信部召開自主品牌船用柴油機發展座談會
2013-11-28 17:05:55
來源:中國船舶報
編輯:
國際船舶網
我有話要說
為了進一步提高我國船舶配套能力、推動我國自主品牌船舶動力發展,11月8日,工業和信息化部在上海召開了自主品牌船用柴油機發展座談會,要求加強自主品牌船用柴油機研發的頂層研究,加快研發應用進程,扎實推進船用柴油機自主品牌戰略。會上,中國船舶工業集團公司旗下的滬東重機有限公司和安慶中船柴油機有限公司、中國船舶重工集團公司第七一一研究所、河南柴油機重工有限公司、山東濰柴控股集團有限公司等單位介紹了開展自主品牌柴油機研發的經驗、體會和思路,國內相關船用柴油機生產及配套企業、研究所、高校等方面的專家、代表就自主品牌船用柴油機發展問題進行了研討。
船用柴油機是最重要的船舶配套設備,中國船用柴油機通過引進許可證技術實現了較快發展,目前我國已經具備了高、中、低速全系列船用柴油機的本土化生產能力,有力地支撐了船舶工業的發展。但是,由于長期依賴進口技術生產,我國船用柴油機自主品牌研發受到影響。“十一五”以來,在國家有關政策的引導下,自主品牌柴油機研發取得了長足進步。經過多年的努力,目前由七一一所聯合國內有關企業開展的自主品牌中速機研制項目已完成,首臺自主品牌6CS21/32柴油機發電機已實現了裝船應用,標志著我國在自主品牌高性能中速機方面已實現產業化,產品得到了市場的認可。目前,國內有關柴油機制造企業的自主品牌船用高速機和低速機研發也在全面推進。
與會代表對國家有關部門出臺相關政策,鼓勵企業開展自主品牌船舶動力研發的舉措予以高度肯定。他們認為,我國船用柴油機自主研發進展不大,歸根結底是存在技術短板。當前,我國船用柴油機技術儲備不系統、不充分,缺乏頂層系列化研究,技術成果缺乏連續性;制造業技術滯后,部分關鍵零部件的研制工藝能力和量產能力薄弱,行業總體自主創新能力不足。與會代表呼吁,政府應進一步加強對船用柴油機自主研發的扶持,鼓勵優勢企業自主創新、加強試驗平臺建設、發展系列化機型、重視關鍵技術研究,解決自主品牌船用柴油機研發的一系列瓶頸問題。
中國工程院院士、七一一所所長金東寒等代表指出,我國船用柴油機市場存在低端化產品打“價格戰”,高技術、關鍵設備研究無人問津的現象,這值得引起造船界的警惕。他建議國家盡快出臺并提高船用柴油機排放標準指標,“只有提高了門檻,才能過濾、淘汰落后產能,并促使企業積極自主研發先進機型”。
工信部裝備工業司副司長李東指出,船用柴油機是船舶配套的核心設備,大力發展船舶配套業是實現造船強國的重要舉措之一。目前,依靠引進專利許可證技術生產,國外收取的專利費占每臺機成本的比例高達10%~20%。要真正提高我國船用柴油機綜合競爭力,首先要解決自主品牌船用柴油機研發滯后這一問題,相關的企業、研究所、高校應發揮各自優勢、形成合力,通過產、學、研、用的高度結合,根據市場需求,把握國際前沿技術和行業標準,對研發產品進行合理定位,擴大信息共享范圍,加快研發應用進程。他希望高技術船舶專家咨詢委員會按時完成自主品牌船用柴油機研發頂層研究,為下一步研發工作理清思路。
財政部國防司調研員劉立棟指出,船舶工業要發展,動力應先行。她希望船舶行業制定船舶動力藍圖,理清頂層發展思路,提高自主品牌動力裝備研發和產業化能力,推動船舶工業發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