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羅羅,全球船舶業的先鋒
產能過剩、油價上漲、融資縮減和國際法規制約的“風浪”持續不斷的擊打著全球航運業。全球航運市場持續低迷,航運市場前景仍不明確。而羅爾斯•羅伊斯憑借“技術創新”緊握航運市場的舵盤,逆勢走穩。日前,國際船舶網記者參加羅爾斯•羅伊斯船舶業務媒體見面會,與羅爾斯•羅伊斯船舶大中華區總裁衛斕德和羅爾斯•羅伊斯亞洲區商船副總裁王世剛就羅羅船舶業務技術創新、能效提升等方面問題作了交流。
“技術創新”領航船舶領域
羅爾斯•羅伊斯是船舶設計、推進裝置和整合動力系統及服務的領先提供商,為全球4000多家船舶客戶提供解決方案,其設備裝載在世界各地3萬多艘船只上。
隨著國際海事新標準出臺,市場對節能環保型船舶的需求也會全面提高。在著力減低海上船舶排放量的同時,船廠也正面臨訂單短缺和利潤降低的挑戰。因此,船舶行業正面臨著提升能效、安全性和環境可持續性的需求。羅羅深知“技術創新”是應對這一系列挑戰的唯一出路。
2010年羅羅與上海佳豪船舶工程設計股份有限公司達成合作,組建聯合項目團隊研發一系列環保和高能效的船型以滿足低排放要求。
羅羅亞洲區商船副總裁王世剛表示,“在不到三年的時間,兩家已經共同開發出了50種船型,包括像散貨船、集裝箱船、液化氣船,還有一些新概念LNG運輸船。”
其中,羅羅和上海佳豪聯合設計團隊開發的JD船舶系列采用高推進效率的前瞻性船舶設計,旨在實現最低的能效設計指數,以應對日益嚴峻的環保挑戰。
衛斕德透露,“今后我們還會進一步壯大和當地企業的合作伙伴關系,攜手并進。這一方面可以擴大羅羅的能力,而且也能夠幫助中國的合作伙伴發展他們的能力,幫助中國合作伙伴成功的實現轉型。”
衛斕德強調,“很顯然哪些船廠能夠在技術和創新上走在前列,就能夠成功的實現轉型。”
羅羅已經開始著手研發無人駕駛船,并推出了創新的無人駕駛船“母船理念”,即由載人母船帶領多艘無人駕駛貨船一起前進。衛斕德認為,“在未來我們能夠克服目前在通訊和物流后勤保障上的困難,我們覺得無人駕駛船是一個很可能成真的解決方案。”
羅羅還把眼光投向了風能的利用,衛斕德說,“如果能夠很好的利用風能,把風能作為機械動力的補充,那么對于減少船舶的運營成本將會有大的好處。”
LNG動力凸顯助推優勢
越來越多船東意識到LNG作為船舶燃料在清潔環保和成本效益方面的優勢。衛斕德指出,“對船東而言,燃料選擇非常關鍵,而這對于在區域性和沿海水域運營的船東尤為重要。在一些港口和主要航線上,液化天然氣供氣站基礎設施的不足一直是液化天然氣作為船舶燃料尚未普及的原因。但這現象正在日益改善,LNG成為可行的航運燃料指日可待。”
羅羅商船副總裁王世剛表示,“目前為止,羅羅是全球唯一一家船用氣體機制造商,相比雙燃料機,氣體機無論從空間布置還是效率,都有著很大的優勢。”
2011年,羅爾斯•羅伊斯推出了新型環保船舶概念的雜貨船,并獲得了來自挪威貨運集團Norlines的第一批訂單。NVC405雜貨船長112米,載重5,000噸,結合了天然氣發動機推進系統及最新的船舶線性設計,實現了眾多的環保優勢,包括根本上消除硫氧化物,二氧化碳排放量比傳統船舶減少40%。船體通過改進在水動力學和穿波浪處理方面的技術,使船舶可以破浪前行而不是騎浪前進,從而提高了船舶的適航性,保障船舶按時到港而無需加大馬力來彌補損失的時間。
羅爾斯•羅伊斯常規拖船推進系統制造歷史悠久,目前也是首個為該類船舶配備天然氣主機的制造商。
羅爾斯•羅伊斯在為拖輪(配備Bergen柴油機以驅動各種規格的全回轉推進器)提供推進系統方面已有25年的成功經驗。這些優勢結合羅爾斯•羅伊斯燃氣發動機推進系統方面的眾多經驗,使得燃氣發動機拖輪推進系統的設計近年來得到長足發展。拖輪裝備Bergen C系列燃氣發動機的極大優勢在于其低排放。氮氧化物(NOx)排放量減少90%作業,硫氧化物(SOx)微乎其微。
Bergen燃氣發動機具有高效熱能。發動機在低負荷工作時,燃料消耗量、氮氧化物及二氧化碳排放減少,這與很多柴油機正好相反。
液化天然氣已成為業內公認的綠色能源首選。隨著內河船舶“油改氣”項目的逐步推進和液化天然氣儲存站的著手建設,在該領域領先的江蘇和江西等長江沿岸省份正在努力推行“氣化長江”和“長江綠色物流創新”等政策。政府相關部門介紹,到2015年,有關方面計劃在長江、京杭大運河和珠江等三條主要航道沿線建成55座液化天然氣加氣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