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國產游艇能否裝上“中國心”?
2013-04-27 14:07:47
來源:中國船舶報
編輯:
國際船舶網
我有話要說
游艇市場趨熱,然而關鍵設備發動機的主流市場向來是國外品牌的天下。
在日前舉辦的2013年中國(上海)國際游艇展上,多家游艇發動機制造企業頻頻亮相,希望在國內不斷崛起的游艇制造業中尋找發展的機會。記者了解到,目前國內游艇發動機基本依賴進口,主流市場完全被眾多國際知名品牌占據。由于中國游艇業發展前景被普遍看好,作為游艇關鍵設備的發動機也受到業內的高度關注,預計未來幾年游艇發動機市場將會成為國內外相關企業和資本角逐的重要舞臺。
進口機型優勢明顯
近年來,國內游艇制造企業成長較快,但選用的發動機則基本要從國外進口。海星船舶制造有限公司副總經理馬曉東介紹說,該公司投產以來建造的游艇主要使用沃爾沃、康明斯、卡特彼勒等品牌的游艇專用發動機,還沒有使用過國內生產的機型。這是因為國產發動機存在體積、重量和噪音等方面的問題,可靠性也不高,在游艇上無法使用。相較于一般客船、工作船和漁船,游艇發動機對舒適、穩定及操控性能有更高的要求,游艇制造企業目前還是選擇從國外購進發動機。
據介紹,在游艇領域,MTU、康明斯、水星等品牌發動機享有良好的聲譽,在游艇上的使用極為普遍。記者曾走訪多家游艇制造企業,發現國外主要游艇發動機品牌的最新機型都能很快用在國產游艇上,其原因除產品本身具有優異的性能外,還在于這些企業已在國內建立了完善的服務網絡。
看好市場發展活力
菲亞特動力科技公司亞太區銷售總監龍恒毅表示,近年來中國游艇產業發展迅速,國內游艇發動機市場有著巨大的發展潛力。他分析認為,隨著消費理念的培育和政策環境的改善,游艇產業將會釋放巨大的活力,進而帶動國內游艇制造業產銷量的增長。目前來看,整個市場容量對游艇發動機企業來說還比較小,市場的壯大需要一個過程,但進口品牌已經開始搶先進駐,迎接新的機遇。
由于重視中國市場,菲亞特動力科技已經連續多年參加中國(上海)國際游艇展,希望客戶先熟悉品牌和產品。龍恒毅表示,菲亞特動力科技還將根據市場發展情況,適時在該公司設在重慶的工廠進行游艇發動機的生產。一些更早進入中國市場的國外游艇發動機制造企業,如沃爾沃遍達等也紛紛將最新的技術和產品帶到國內。
亟待本土品牌崛起
目前,國內已引進生產曼哈姆、斯太爾、康明斯等品牌發動機,但在技術性能上還不能完全滿足游艇使用要求。相關游艇制造企業表示,部分引進機型并非游艇專用發動機,有的還是技術較為落后的產品,與同期進口機型相比,在性能上的差距很大。他們希望國內船機企業能在未來盡快縮短差距,針對游艇使用要求,引進或研發更多技術性能先進的發動機,打造本土品牌,幫助游艇制造企業降低生產成本,滿足市場需求。
中國船舶工業行業協會船艇分會副秘書長鐘震德表示,國內部分動力設備生產企業目前正在開展船用高速機研發計劃的論證,這將有利于“補齊”游艇、公務艇等高性能船艇用發動機的短板。這些企業在汽車發動機技術方面積累了一定經驗,有的很早就進入船用發動機領域,有能力通過自主創新開發出游艇發動機產品。同時,加強與國外品牌合作,采取許可生產方式也是一個可行的途徑。濰柴動力股份有限公司曾于2009年以299萬歐元收購了法國博杜安發動機公司,掌握了高端大功率游艇發動機制造技術。同時,濰柴動力聯合AVL、博世(BOSCH)公司等,采用高壓共軌電控噴油系統開發的高速大功率發動機也已逐步被配備在船艇上。當然,在發展過程中,相關企業應當立足國際市場做大規模,必要時應兼顧陸用和船用市場,以車用發動機的生產帶動船用發動機的發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