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臺船命名第二艘8500TEU集裝箱船
10月25日,臺船為長榮海運承建10艘8500TEU集裝箱船中的第二艘“長連”輪舉行命名儀式。
長榮海運指出,這10艘具備節能、低油耗特色的L型新船,將扮演長榮船隊布局的主力角色,在未來兩年內陸續交船后,將會大幅提高長榮船隊在全球海運市場的競爭力。
據了解,長榮海運2011年正式啟動啟動30艘L型集裝箱船計劃,其中10艘在臺船建造,是臺船史上最大金額的訂單項目;另外20艘在韓國三星重工建造。
根據長榮的建造規劃,在臺船訂造的10艘L型集裝箱船今年接收其中2艘,2014年接收5艘,2015年接收剩下的3艘。
臺船建造的L型集裝箱船“長連”輪比三星重工設計建造的8452TEU集裝箱船載貨量多出56TEU。該系列船長334.8米,寬45.8米,吃水14.2米,配備948個冷凍集裝箱插座,航速可達24.5節。
長榮海運指出,臺船在L型集裝箱船建造的過程中,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船型設計經歷耗時9個月的一連串改良工作,并于德國漢堡船模實驗室(HSVA)進行測試,經過測試,最大航速可達24.68節,比HSVA平均值高出0.7節,比最佳設計的船速快上0.45節,在相同主機與船速的情形下,油耗可節省15-20%。
為滿足長榮海運對新船的高標準要求,臺船在L型集裝箱船建造的過程中,首度采用與中鋼合作研發的特殊高張力“HT47”鋼材,同樣結構強度下,“HT47”鋼材更輕,減少船體重量,符合省能源、低排放的環保需求。
事實上,L型集裝箱船造船計劃是長榮自1997年以來再次在臺船下單訂造新船,同時也是目前臺船開工承造的最大型船舶,臺灣造船史上具有里程碑的意義。臺船建造的L型集裝箱船陸續完工交付,顯示了臺灣在造船、煉鋼及海運三個領域的綜合實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