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希望系列圓筒型海工平臺設計的由來
2013-01-10 16:24:17
來源:江海晚報
編輯:
國際船舶網
我有話要說
“SEVAN DRILLER650”、“塞萬鉆井650”、“圓筒型超深水海洋鉆探儲油平臺”、“希望1號”……同一個圓筒,記者聽到過多個不同的音譯與意譯,但中遠人不約而同地將其音譯為“希望1號”:這個名字承載著中遠人進軍海洋工程的希望和夢想,寄托了中國民族工業填補世界海工領域空白的希望!
記者在中遠采訪,不止一次聽到這個非常有趣的故事:挪威SE-VANMARINE公司的掌門人曾經在世界著名的挪威船級社工作,有豐富的船舶與海工平臺的監造經驗。有一天,這位掌門人在游泳時,漂浮在水面上的一只圓盤引起了他的注意。不管水面如何搖晃,圓盤總能保持穩定。這位船舶與海工專家靈機一動:何不把半潛式海工平臺設計成圓筒型?這個圓筒型結構,也許可以一舉解決困擾半潛式海工平臺的穩性問題。
為了把這樣一個想法變成現實,挪威SEVANMARINE公司與世界許多海工強國的名企接觸,結果被認為是“天方夜譚”。那時,這些船企訂單火爆,沒有一家船企愿意放棄炙手可熱的訂單去追求如同空中樓閣一般的神奇夢想。
2006年10月底,挪威SEVAN公司開始與南通中遠船務接洽,詢問“SE-VAN650”能不能做?“能做!”聽到消息后,南通中遠船務總經理倪濤立馬作出肯定回答。
挪威SEVAN MARINE公司將信將疑,希望南通中遠船務先搞一個設計方案看看。
令挪威SEVANMARINE公司始料未及的是,僅僅三天后,南通中遠船務就捧出了一整套初步設計方案。在此后一個月內,又擬就了集設計、采購、項目管理、建造于一體的執行計劃。
南通中遠船務的初步設計方案,令挪威船東眼睛一亮。這個方案對“圓筒”的理解深度,遠遠超出了船東的預料。不但實現了船東關于穩性的預定設想,而且海上抗破損能力特好,抗風能力也很好。他們將“圓筒”的優勢開發得淋漓盡致:因為是圓形結構,風流氣流吹過來阻力就小。圓筒結構本身也具備抗破損、防突變的能力,整個結構渾然一體,沒有突變的節點,不會因為應力集中于一點造成破損。
中遠人拿到了自己的“海工第一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