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造船、船檢、航運國際三方會議在滬舉行
2014-11-06 17:31:14
來源:中國船舶報
編輯:
國際船舶網
我有話要說
10月30至31日,2014年造船、船檢、航運國際三方會議在上海舉行。與會代表圍繞“合作促進國際海事立法更有效,加大力度推動海事技術發展”主題,對有關國際海事規則、規范的制定進展情況以及相關各方在目前發展中所關注的問題進行了研討。
自2002年以來,全球船東、船廠和船級社的主要組織機構每年都舉行一次三方會議,就國際海事業的重大問題交流意見,探討共識。2014年造船、船檢、航運國際三方會議由中國船舶工業行業協會、中國造船工程學會、中國船東協會共同主辦,中國船級社承辦。
中國船舶工業行業協會會長郭大成出席會議,并代表中國主辦方向前來參加會議的世界船東組織、國際船級社協會以及各國造船組織等的代表表示歡迎。他說,中國造船、船檢、航運界愿與國際相關行業不斷加強合作交流,共同促進世界海事業的可持續發展。
中國船級社總裁孫立成在致辭中表示,國際三方會議作為一種非政府性質的對話形式,已經成為各方相互之間極為重要的溝通機制,發揮了積極的建設性作用。今年的會議,參與人數繼續增加,討論話題更為廣泛。各方專家以他們的專業智慧和經驗,對業界關心的問題提出解決方案,共同推進國際海事業實現更加安全、環保的發展目標。
在為期兩天的會議中,來自國際航運公會、國際干散貨船東協會、國際獨立油輪船東協會、波羅的海航運公會、國際船級社協會、國際造船特別問題專家委員會以及歐洲、日本、韓國、中國船舶工業行業協會等組織的代表,對共同關心的話題進行了討論和交流。各方代表以開放、積極的態度,充分發表了各自的觀點,以期為國際海事組織制定、修訂相關規則、規范及技術標準提供有效的解決思路和方法。船東方面的代表、國際干散貨船東協會主席John Platsidakis在講話中指出,近年來,全球船舶市場處于起伏不定的階段,但仍存在一定的造船需求。國際海事組織推出的各種新規范及其監管政策,涉及跨國性、廣泛的公眾利益,需讓國際社會進一步了解和認同。國際造船特別問題專家委員會主席巖本洋代表造船業發言,認為各國造船企業必須加快技術創新,以滿足新的市場需求和海事監管要求。這需要船企對產能進行調整更新,加大研發投入,并不斷增強造船業對年輕人才的吸引力。國際船級社協會秘書處主席Philippe Donche Gay提出,國際航運業目前主要面臨船舶大型化技術研發、船員培養和環境保護等任務,需要各方繼續擴大合作。我國造船界3位代表和1位船東代表在會上就集裝箱船安全、ISO15016、耐蝕鋼的應用以及航行于北極地區的船舶經驗等作了主題發言,反響良好。最終,參會各方就進一步協同合作達成一致,國際造船、船檢和航運三方將加強在事故調查數據庫、證書發放、驗證軟件、船舶能效設計指數實施經驗共享、壓載水管理公約實施等方面的合作,促進技術創新,推動新技術的發展。
據悉,明年造船、船檢、航運國際三方會議將在韓國舉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