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瑞特股份向內部制度要活力
2014-05-12 17:26:47
來源:中國船舶報
編輯:
國際船舶網
我有話要說
今年一季度,江蘇省常熟瑞特電氣股份有限公司銷售收入及手持訂單較去年同期有較大幅度增長,為其全年實現較好業績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瑞特股份主要生產船舶電氣及自動系統成套產品,投產以來,銷售收入多年來持續增長,并相繼將擁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的船用中低壓配電板、UPS不間斷變頻電源、船用電氣開關元器件等一批技術含量和附加值較高的產品推向市場。去年,該公司逆勢而上,投資興建了5萬平方米新廠區。目前,新廠區已完成主體建筑,今年年底將投入使用。
用獎勵調動員工積極性 如同眾多的民營企業一樣,瑞特股份也是實行與績效掛鉤的薪酬制度。不同的是,瑞特股份在考核員工業績的時候,在“罰”的同時,更注重“獎”。
瑞特股份制定了質量管理獎懲制度,作為考核全體員工業績的依據。該公司在技術、營銷、物控、生產、檢驗、行政人事、售后服務等七個環節,都制定了詳細的獎懲措施。小到一條合理化建議,大到技術革新,只要被采用了,該公司都會給予不同金額的物質獎勵,單次獎金額度最高可達5萬元。瑞特股份還專門設立了總經理質量管理獎勵基金,每年將產值總額的萬分之五拿出來用作獎勵基金。
為鼓勵員工提高自身業務素質,瑞特股份還積極推行員工成才激勵機制,對員工根據本身工作崗位提出的學習進修計劃,予以全力支持,由此產生的費用全部由公司承擔。
切實可行的激勵機制極大地調動了員工的積極性,瑞特股份的生產效率大幅提高,連續多年產品成品合格率保持在98%以上,出廠產品合格率為100%,平均每年都有3~5個新品投放市場。這奠定了其在國內船舶電氣及自動系統領域的地位。
用股權激勵留住精英 2012年年初,瑞特股份創始人龔瑞良采取了一項讓許多人覺得不可思議的舉措:拿出近4%的股份,按照貢獻大小分別配發給核心員工。這些員工,既有建廠時的元老,也有新近從外面引進的人才,分布于市場營銷及技術研發等核心崗位。
主動讓出一部分股權給員工,就意味著從老板的口袋里掏出更多的錢給別人,這似乎違背了“利潤最大化”的資本逐利原則。龔瑞良則認為,給公司精英配發股權,實際上是人才投資,這筆錢值得花。
龔瑞良表示,未來瑞特股份還要進一步完善股權激勵機制,讓更多優秀員工以真正“主人翁”的心態,全身心投入工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