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運市場2013年13個猜想回顧
2014-01-02 16:58:08 來源:航運交易公報 編輯:國際船舶網 我有話要說
時鐘悄然掠過2013年。已為歷史的2013年,給航運從業者留下怎樣的印象?有比較才會有鑒別。2013年年初,本刊通過調查問卷形式勾勒出2013年的市場前景,如今一年過去了,終于可以認真考量、仔細印證一番。
當猜想遇到現實,是猜想太“豐滿”,還是現實過于“骨感”?是猜想太超前,還是現實的腳步太緩慢?又有哪些現實超越了猜想,帶來出乎預料的驚喜?還有哪些猜想與現實南轅北轍,成為永不相交的平行線?
1.航運市場能否觸底反彈
不得不說,超過50%的答卷者非常清醒,61%認為不會觸底反彈,事實也證實了這點?磥,真理還是掌握在大多數人手里。其余表示“樂觀”和“迷茫”的答卷者,其實也沒錯,因為,樂觀的情緒會傳染,只有表示樂觀的比例越來越高,市場才能真正轉好。
2.航運市場能否擺脫運力嚴重過剩狀況
57%的答卷者預計2013年航運市場供需失衡仍然維持現狀。事實確實如此,一方面,全球經濟走勢趨于平緩,貨量增幅遠低于運力增長速度;另一方面,雪上加霜的是,由于新船造價處于低位,2013年新船訂單大幅攀升,“供需平衡”遠離人們的視線。對于持“樂觀”和“說不清”的答卷者而言,只能說,現實是殘酷的。
3.哪類航運市場最被看好
調查問卷顯示,看好比例自高到低為:特種船(船型 船廠 買賣)運輸、集裝箱船(船型 船廠 買賣)運輸、散貨船(船型 船廠 買賣)運輸和油輪運輸,2013年的市場情況基本符合上述排名。不過,即使大勢欠佳,總有企業脫穎而出,比如馬士基航運在大多數同行虧損的狀況下,前三季度實現盈利近12億美元。13%的答卷者選擇“都不看好”,的確,各細分航運市場均缺乏亮點。
4.港口高速增長時代是否一去不復返
全球主要貨物生成和進口國的中國港口數據或許能說明問題。2013年前10月,全國規模以上港口完成貨物吞吐量884914萬噸,同比增長9.7%;全國規模以上港口完成集裝箱吞吐量15687.23萬TEU,同比增長7.3%.數據顯示吞吐量尚在增長,但是增速趨緩。50%的答卷者認為中國港口仍維持高速增長時代的論斷有所偏頗,而32%的答卷者無疑有先見之明,認為港口投資需要慎重。
5.期望港口企業在哪方面有所改進
“期望”的東西,即現實較為缺乏的。54%的答卷者期望2013年港口企業應“提升服務”,這充分說明物流產業鏈中大型沿海港口的強勢地位。29%的答卷者期望2013年港口應降低費收,實際滿足情況究竟如何不詳。交通運輸部在年內宣布清理規范一批水上涉及航運企業、營運船舶的收費項目,據悉,進一步的港口費收調整規范行動可能于2014年展開。
6.造船業發展面臨最大瓶頸是什么
結合2013年新造船訂單的實際情況,可以看出答卷者對中國造船業發展之“瓶頸”的認識是深刻的,簡言之就是“技術落后”,這一桎梏導致盡管訂單數量增加但利潤率不高。19%的答卷者認為,中國造船企業過多但實力孱弱,企業集中度不高。伴隨一大批中小造船企業的倒閉,中國造船業正加速重組整合,向集團化進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