船東新船投資回顧及未來趨向分析
2014-03-05 16:54:00 來源:船舶經濟貿易 編輯:國際船舶網 我有話要說
影響未來新船投資變化的重要因素分析
業界應如何看待新船投資變化情況,又有哪些市場因素可能成為影響新船投資的重要因素呢?
世界經濟或將回暖,大船東的投資熱情有望增加
會溫和復蘇,航運市場供需失衡局面會有所緩解。從現在訂單安排計劃看,2014年、2015年世界在航運市場上交付的新船會大幅度減少。據克拉克松報告,以2013年底的手持訂單量估算,2014年新船完工量將降至1.39億載重噸,而2015年、2016年該數據竟降低到0.91億載重噸、0.54億載重噸。按照造船周期預測,未來航運業運力過剩局面在2015年會得到根本性的扭轉。
我們分析,隨著供給壓力的大量釋放,航運市場在2014年后開始會有起色。這會是“L”字型的緩慢復蘇,不會像過去那樣呈現運費快速上升的趨勢,而市場復蘇時,收益可能集中在大型船公司,并且逐步形成“贏家通吃”的局面。
大宗商品新周期循環特征出現變化,新興市場的原物料需求將減弱
關注到,目前全球化的游戲規則似乎正在改變,美國、歐盟和日本等西方國家已意識到產業空心化的問題,在日本、歐洲和美國,制造業正在加速回歸本土。美國頁巖氣、頁巖油產量快速增長,造成美國能源價格下跌。而這一情形,將減弱新興市場的原物料需求。
近來高盛、花旗銀行等知名機構對于大宗商品市場發表了悲觀的看法。高盛在2014年1月的最新報告中指出,大宗商品從2002年至2011年,歷經10年的“超級循環”,未來將進入新一輪的“空頭循環”。未來大宗商品周期新的特征可能是,新的大宗商品周期取代舊的周期,市場輪轉向發達市場傾斜,擺脫對新興市場的需求。大宗商品循環周期的這種變化,可能削弱以中國為代表的新興經濟體對鐵礦石等初級大宗商品的需求,使其對散貨船的實際需求有所降低,與此相反,美歐等發達國家需求更多的集裝箱運輸市場會增強,這或將相對提高集裝箱船的需求。
新能源革命推動LNG船、LPG船、海洋工程船及裝備發展
伴隨著環境革命, LNG、LPG替代能源給世界第三次產業革命帶來了新動力。2014年1月15日,英國石油公司(BP)預測,2035年天然氣將成為富國的主要能源,未來頁巖氣將引領天然氣時代,石油時代即將結束。
未來幾年,資源的枯竭將繼續帶來投資機會。新技術和非常規油氣資源開發將促進海洋勘探不斷發展,海洋油氣開發活動將日趨活躍。根據克拉克松統計,眼下正在開發中的水深200米以上海洋項目共有99個,可能開發的潛在項目竟達925個。由此而來,從事海上油氣勘探、采掘和運輸的海工平臺、鉆井船、三用船等含高附加值船型將保持穩步增長,FLNG、FPSO項目步伐會明顯加快。
2014年我們需要關注世界船隊的幾點變化:船舶能效設計指數(EEDI) 提高30%將會使新環保型船舶的需求增加;由于部分國家受能源安全政策影響,油船市場存在一定機遇;中國船東可能訂購新船;頁巖氣革命會帶來天然氣船相關領域的投資機會,致使天然氣運輸船需求增加,LNG-FSRU和LNG-FSPO需求將呈現上升趨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