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DNV GL:海上風電成本降低25%
2014-10-30 07:53:58
來源:中國能源報
編輯:
國際船舶網
我有話要說
10月22日,全球最大獨立可再生能源咨詢服務提供商DNV GL在“2014北京國際風能大會暨展覽會”上發布了最新《海上風電:降低成本報告》。報告強調,這個受到廣泛支持的行業降低40%成本的目標是可以實現的。DNV GL明確表示,將通過14項具體承諾降低25%的海上風電成本。
過去5年,降低成本一直是海上風電行業的口號,也是技術商、投資商、運營商、服務供應商,乃至各國政府之間的一場博弈。在DNV GL看來,海上風電是其所有核心業務的交匯點,其在船舶、海上工程、可再生能源、電力傳輸和海上作業方面的深厚積淀,意味著能夠理解整條價值鏈,發現成本降低的方方面面,以更廣闊德視野描繪一條可行的路線。
報告發布會上,DNV GL能源部門亞太地區經理Mathias Steck坦言:“海上風電對于中國在2020年實現能源結構中包含15%非化石燃料這一目標是重要組成部分,如何降低成本是當下最重要的問題。這份成本降低報告,不僅僅是明確并量化降低成本的機會,更是直面了我們所要迎接的挑戰,并承諾在最關鍵問題上付諸于行動。”
報告中列出的成本降低策略可分為3個基本類型:降低風險和避免錯誤,可將成本降低7%;完善現有流程的效率,可將成本降低6%;把創新帶入市場,可將成本降低12%。DNV GL將這3個類型共細分了14項具體承諾,旨在從降低海底電纜安裝風險到加快海上浮動式風力發電技術方面加快商業化步伐。
“實現這14項承諾,我們有望將海上風電成本降低25%,成本的降低,加上供應鏈效率、延長設計使用期等方面的提高,預計總共能降低 40%的成本。” Mathias Steck自信地稱,“這點在許多利益相關方看來是保障行業未來發展必須達到的水平,我們希望到2020年前完成降低40%成本這一艱巨任務。”
據Mathias Steck介紹,在“降低風險和避免錯誤”方面,將啟動聯合工業項目(JIP),在安裝和運行階段提高海上運營;成立電纜安裝聯合工業項目,降低海底電纜的風險;把操作數據作為一個關鍵的SPARTA技術咨詢(系統性能,可利用率和可靠性趨勢分析)進行分享;為行業提供界面風險管理;落實評估人員轉讓技術的方法,以及確保HVDC技術的安全和有效應用。
“完善現有流程的效率”方面,DNV GL將啟動“海上聯合(Offshore UNITED)”項目,推動以合作、綜合方法進行項目開發、設計和工程制造;優化單樁設計標準;通過一系列增強型規劃和優化工具,實現更好的場址設計;幫助行業優化輸出電力系統的選型;幫助推動導管架建造朝著批量生產的方法發展。
在創新方面,DNV GL將把FORCE合作研發項目中的潛在成本降低機會應用到實際項目當中,FORCE啟動于2013年,主要研究將“一體化設計”理念應用到典型海上風電項目的風力發電機組和支撐結構設計時,可能實現的成本縮減。
DNV GL風機設計業務主管Tim Camp博士表示,FORCE項目團隊通過一系列技術的聯合使用可至少降低10%的度電成本,而這些技術都可在未來數年內實現。但他強調,FORCE雖然成功確認了成本縮減的潛力,但這僅是一個過程的開始,絕非結束,仍然要采取進一步行動研究其它各個技術領域和法規對成本的影響。
DNV GL最后的兩項承諾分別是打破風機設計的技術限制 ,特別是在大型風機方面,以及繼續推動浮動式風力發電的商業化。Mathias Steck表示,增加風機風輪直徑和額定功率,可使每兆瓦電場配套設施和運營成本相應降低,加上容量效率顯著提高,給降低海上風電成本帶來了最大的機會,“我們的風機工程團隊參與了一系列海上風機的設計,容量最高的達到10兆瓦”。
在實現浮式風能商業化方面,DNV GL的目標是為風電在海上油氣作業中的應用掃除風險和技術壁壘。去年,該公司推出了全球首個漂浮式風機結構設計標準,并計劃打造一個不依靠補貼的漂浮式風機市場。
“海上風電可以實現比目前低得多的價格,這一點已經得到反復的證明。” Mathias Steck最后總結稱,“為實現大幅成本下降,為未來鋪路,海上風電行業需要三樣東西:決心、合作和專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