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陳強:2014年是全球造船業新起點
熔盛重工董事局主席陳強日前在年報中表示,2014年是全球造船業危機結束后的新起點。
貿易風報道稱,由于2013年熔盛重工虧損89.5億人民幣,負債66.8億人民幣,普華永道分析師對該集團的持續經營能力持不確定態度。
熔盛重工在近日發布年報稱,融資困難是導致該公司2013年虧損的第二大原因。陳強表示,在目前低迷的情況下,航運市場已經達到了一個轉折點,我們可以看到2013年下半年已經出現了市場復蘇的早期跡象。與此趨勢同時的是,造船市場出現反彈跡象,因市場上新造船訂單量大幅增加,價格指數穩步上升。該公司認為,造船市場的衰退已經到了盡頭。
他指出,該公司已與10家銀行簽訂了框架協議以延長還貸期限,并通過發行24億港幣的債券來改善公司財務情況。他表示,熔盛重工擁有充足的手持訂單量,該公司將能夠面對市場周期。
據了解,去年熔盛重工共獲得了價值7.28億美元的訂單。該公司截止2013年底的手持訂單為94艘船,總價值45.9億美元。陳強表示,在目前市場經濟低迷的狀況下,該公司通過避免低價訂單,并增加公司內部“軟實力”作為一種戰術來備戰市場反彈。隨著市場復蘇,該公司已經準備就緒,將以更高的盈利能力獲得更高的船舶造價,并為股東創造價值。
Barclays的Jon Windham則表示,雖然全球造船市場在積極復蘇,并有著新簽訂單帶動市場船價回升,但熔盛重工仍有大量的營運及財務問題,未來能否獲益仍有待觀察。
不過業內人士也有不同觀點,該人士稱僅從財務數據看普華永道等機構的分析確實有一定道理,但這些僅僅是靜態分析,市場是變化的,一方面對于熔盛重工而言畢竟最壞的情況已經過去,同時對于同在“一條船”上的金融機構而言也并不希望熔盛重工“出事”,對于熔盛重工這樣的上市企業而言,目前最重要的就是抓住船市回暖的機會搶抓訂單,不斷的新簽訂單加上充足的手持訂單量,會迅速重新獲得資本市場的重視,到時融資問題的解決自然順理成章。該人士稱,熔盛重工畢竟擁有很強的技術積累和品牌積淀,在搶抓訂單的同時,目前很重要的是抓好管理,留住人才,樹立信心,那么2014年也同樣可能是熔盛重工的新起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