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逆流而上:石油業的海上奇人
2014-12-15 08:39:25
來源:福布斯中文網
編輯:
國際船舶網
我有話要說
在這樣一個能源價格直線下跌、環保規章日漸增加,而且全美國的油井產出已經供大于求的時代,布萊恩·雷恩斯伯勒(Brian Reinsborough)的商業計劃看似在逆潮流而動,甚至有些瘋狂。
就在別人利用水力壓裂法和水平鉆井從得克薩斯州和北達科他州的牧場抽取頁巖油的時候,Venari Resources公司的CEO雷恩斯伯勒關注的卻是墨西哥灣離海岸100英里之遙的地方,他把巨大的賭注押在了深海油井上,這樣的一口深海油井的成本高達2.5億美元,是陸上油井這一競爭對手的10倍。背靠11億美元的私募股權,Venari正在4,000英尺深的海域鉆探5英里深的油井,這個深度的壓強高達15,000磅/平方英寸,溫度可達攝氏300度。你問風險如何?還是去問問英國石油公司(BP)吧。
不過截至目前,他一直保持著勝多負少的記錄,作為在美國石油繁榮熱潮中最不可能成為勝者的Venari,現在則坐擁近年來發現的某些最大的深海油田,其中包括Shenandoah,人們認為,該油田的儲量超過10億桶(即使按現在的低價計算,其潛在價值也高達700億美元),另一個是伙伴公司雪佛龍公司(Chevron)在10月底發現的Guadalupe,這個油田的儲量可能和Shenandoah一樣巨大。
奇怪的是,雷恩斯伯勒堅稱,石油價格的下跌——最近跌去了30%之多——對自己的業務很有利。因為即使投資者投入多達75億美元建設了類似于雪佛龍公司Jack/St. Malo深水項目這樣的巨型生產平臺,可因為油田的規模極為龐大,而且儲量非常豐富(不妨想想看,一口油井每天就能產出2萬桶),所以,即使原油價格低至60美元一桶,他們依然可以斬獲豐厚的利潤。而每桶80美元的價格就已經讓頁巖油生產商這個競爭對手舉步維艱了。“真是太有諷刺意味了,”雷恩斯伯勒說道,“更低的價格反倒讓我們的業務更有吸引力了。”
的確如此,可Venari要想把這些油田10%到15%的份額變成金錢,還需要經年的時間,而且還需要數十億美元的投資建設平臺和輸油管線,不過雷恩斯伯勒的投資者很有耐心。“從短期來看,他們做得相當不錯。”華平投資集團(Warburg Pincus)的一位經理西恩·黃(Seon Hwang)說,為了讓Venari著手行動,華平投資集團投入了5億美元,并在今年夏季幫助該公司募集到了另外13億美元的資金。
“他們只開了一小扇窗子。”得克薩斯大學地球物理學教授約翰·斯奈登(John Snedden)說,“他們很清楚要與誰合作,同時也很清楚應該避開什么。”
墨西哥灣的最深水域,曾是美國石油未來的巨大希望,可在水力壓裂法開采石油的熱潮中,卻一度被人淡忘。2010年,因為英國石油公司的Macondo油井造成大量石油泄漏,所以,以傳統觀點來看,深水鉆井的風險對所有人來說都太高了,而且資產負債表的數字驚人。
不過雷恩斯伯勒并不這么看。當英國石油公司的鉆井平臺爆炸時,他任職卡爾加里的鉆探企業尼克森公司(Nexen)美國業務的總裁。在之前的10年里,他把尼克森公司的海灣部門打造成了一個一流的組織(中國海洋石油總公司2012年以200億美元收購了該公司)。但英國石油公司發生石油泄露事故之后,墨西哥灣的石油鉆探被奧巴馬政府叫停,這讓雷恩斯伯勒倍感焦慮。2011年,在華平投資集團的支持下,雷恩斯伯勒決定離開尼克森公司,并創建一家深海鉆探公司。
“這是墨西哥灣深水鉆探最黑暗的日子。”他說道,不過他堅持認為,英國石油公司的災難是公司的問題,而不是這個行業的問題。“我渴望進入,而且渴望搞個大的。”他的理由是:“暫停”(permitorium)讓人們在兩年的時間里沒有開展深海鉆探。“考慮到被壓制的項目很多,所以,我認為,最佳策略就是率先開鉆。”
雷恩斯伯勒很早就做出決定,Venari不會自行鉆探和開發,而是與雪佛龍公司和阿納達科石油公司(Anadarko Petroleum)等伙伴共同投資鉆探項目。這一策略的關鍵是選擇恰當的合作對象。Venari的團隊的決策仰賴他們對墨西哥灣地理的深刻理解,他們對這一地區地理環境的理解不但得到了強大計算能力的支持,而且還得益于他稱之為“訣竅”的算法設計,這種算法可在噪音中發現規律。在鹽層之下的油田鉆探更需要訣竅,因為鹽層會擾亂聲波。截止到目前,Venari 投資的50%的鉆井是發現井(discovery well),這個成績擊敗了只有三分一的深水鉆井是發現井的平均水平。“我們從來不會莽撞地開鉆。”雷恩斯伯勒強調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