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德國航運銀行陷審核困境
2014-08-27 16:40:36
來源:航運交易公報
編輯:
國際船舶網
我有話要說
歐洲銀行目前正面臨來自歐洲央行的實際審查,其中德國航運銀行壓力最大。日前,德國航運銀行收到歐洲央行警示,要求對其船舶信貸評估進行更為嚴格的審查。
審查現分歧
歐洲央行并不認可德國航運銀行當前的船舶價格評估模式,認為該模式過于樂觀。據參與審查流程的專家小組透露,歐洲央行已強制要求相關的金融監管機構對德國航運銀行的船舶信貸實行更為嚴格的標準化模型,德國航運銀行將陷入資產審核的逆境。德國航運銀行在投資前通常使用貼現現金流模型(DCF)對將要投資的船舶進行價格評估。該模型的評估標準主要是基于船舶未來發展以及創收等預測數據,運用該模型作出的價格評估通常高于市場實際價格,船舶因此能夠較容易出售。
德國航運銀行是目前歐洲最大的航運金融投資商,也因如此,其將接受更高壓的評估審查。德國北方銀行、北德州銀行和德國商業銀行在航運領域的貸款金額分別為200億、160億和130億歐元。被審查的德國航運銀行認為歐洲央行提出的標準化模型并不符合國際財務報告準則的規定。
新協議達成
德國金融監管機構已通過研究報告詳細向歐洲央行解釋了DCF的可行性,但歐洲央行堅持傾向于使用與船舶市場價格相符的標準化模型。據可靠消息,在這兩種分歧較大的評估模型基礎上,一份新的協議也在醞釀產生:依舊根據DCF作評估,但需對評估結果進行所謂的“審慎削減”,即對該評估數值進行部分減值估算。據知情人士預測,經談判最終或將作12%的減值。
然而德國航運銀行對這份新的妥協協議依舊持批評觀點。一位資深銀行從業人員表示:“新協議的產生,不過是將所有的金融原則都拋到腦后,目的只是為產生一個結果。這確是一種全新的方法,但在國際財務報告準則下是不被允許的。”因此他不認為這樣的資產市檢結果會符合歐洲央行所規定的損益表報告要求。
目前,德國金融監管機構——聯邦財政監督管理局和德國聯邦銀行,拒絕對此發表評論。歐洲央行發言人表示:“從原則上講,目前我們對這份協議的結果預測是相當‘保守’的”,而關于其他詳細信息他未進行透露。
德銀行自救
歐洲央行要求大型金融機構進行全面的資產評估檢查,其中包括資產負債表項目和壓力測試的詳細檢查。自歐洲央行發出壓力測試以來,德國銀行便首先以《巴塞爾資本協議Ⅲ》的檢查要求為標準,積極進行“自救”。
《巴塞爾資本協議Ⅲ》在銀行資本構成、資產質量和資本充足率以及其他流動性指標方面都大幅度提升了監管要求,其中,維持目前資本充足率8%不變,但是對資本充足率緩沖要求在2019年以前從現在的8%逐步升至10.5%。德國銀行已下調利率,以此創造收入,提高資本存留緩沖水平。目前,德國銀行的平均核心資本充足率保持在10.4%左右。
專業評估員Fitch表示,盡管當前航運業存在顯著風險,但通過政府出資數十億歐元進行擔保,進而獲得相對的交易安全性,大部分銀行都有望通過測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