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遠洋航運主業大幅減虧56.6%
2014-08-29 09:55:04
來源:中國資本證券網
編輯:
國際船舶網
我有話要說
中國遠洋近日公布中期業績,實現歸屬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凈利潤為虧損22.8億元,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扣除非經常性損益的凈利潤為虧損20.6億元,比上年同期減虧26.9億元或56.6%。
回顧期內,國際航運市場需求沒有出現明顯增長,加上市場運力過剩局面持續,國際航運市場運價總體仍在低位波動。中國出口集裝箱運價指數(CCFI)均值為1102點,與去年同期1093點基本持平;波羅的海干散貨運價指數(BDI)平均值為1179點,雖然比去年同期增長40%,但二季度平均值僅為982點,多次跌破千點大關。
在市場低迷的情況下,中國遠洋積極應對市場波動,著力拼效益、抓改革、調結構、促轉型,航運主業大幅減虧。同時,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明顯改善。
分業務板塊來看,中遠集運通過調整運力布局,優化航線網絡,加大新興市場投入,加大高附加值貨的攬取力度,拓展增收創效空間,實現貨運量和營業收入雙雙增長;中散集團深化客戶開發,努力研判市場,設法創收節支。受船舶運力減少影響,貨運量有所下降,但由于運價及租金收益上升和精細市場操作,營業收入同比基本持平。航運主業營業毛利同比大幅減虧。中遠太平洋全面推進碼頭長期戰略規劃,積極尋求新興市場投資機會,進一步擴展碼頭業務網絡,同時不斷發展租箱業務,總體利潤繼續保持較為穩定的盈利。
在成本控制方面,上半年,中國遠洋各下屬公司注重成本控制目標管理與過程監控相結合,挖掘內部潛力,部分化解了成本剛性上升的壓力。其中,中遠集運在自營運力和貨運量同比增長的情況下,通過加船減速、集中采購等節油措施,燃油消耗量同比下降10.5%,燃油支出同比下降17.5%。中散集團船舶租賃費較去年同期減少28.4%;同時,通過采取固定價采購燃油、使用經濟航速及合理選擇加油點等多種控制措施,燃油支出同比降低18.6%。
在調整結構方面,上半年,中國遠洋加快船舶拆舊造新,調整船隊結構。雖然船舶拆解帶來營業外支出的增加,但通過對老舊船實施退役,訂造節能高效的新船型,自有船平均船齡有所下降,船舶節油、環保水平有所提升,整體運力結構進一步優化。同時,公司堅持價值營銷,深入推進大客戶戰略,努力提高戰略客戶、直接客戶、高貢獻值客戶比例,并堅持以貨定船的理念,加大攬取基礎貨源力度,不斷優化市場、客戶、貨源結構,實現基礎貨源比例與直接客戶比例穩步提升,提高了企業抗風險能力。
在服務創新方面,上半年,中國遠洋繼續深化體制改革,積極推進企業技術創新。中遠集運不斷探索創效新模式,推進航運電商業務進一步發展。中散集團創新營銷理念、優化營銷策略,加強營銷團隊內部協同,采取貨種小組及項目制小組模式,為重點客戶量身定制綜合解決方案。同時,在加強合作方面,中遠集運、川崎汽船、陽明海運、韓進海運和長榮海運正式組成CKYHE聯盟,并于4月中旬起,在6條亞洲—西北歐航線、3條亞洲—地中海航線上共同合作開展運營。
展望下半年,全球經濟“弱復蘇、低增長”的趨勢仍將持續,各經濟體增速放緩,經濟復蘇的基礎不穩固,航運業仍在低谷中徘徊,航運企業仍將直面需求不足、成本高企、資金趨緊、效益空間收窄等諸多壓力和挑戰。
面對嚴峻挑戰,中國遠洋將繼續致力于公司核心體系能力的建設,緊緊圍繞“增收入、控成本、精管理、保安全”工作主線,聚焦集裝箱運輸和散貨運輸兩大業務,全力開拓市場,繼續強化成本控制,著力推進航運主業效益攻堅,并不斷提升碼頭、租箱及相關產業的盈利貢獻。同時,充分把握中國經濟轉型升級所蘊含的戰略機遇,深化體制機制改革,注重防范風險,確保各項業務的穩健可持續發展。
集裝箱航運方面,將持續優化船隊結構,優化全球網絡布局,開發新興市場和增量客戶,擴大聯盟合作,改善市場、貨流、貨源和客戶結構,進一步加強成本管控力度,提升資源配置能力和使用效率。同時,繼續推行傳統行業和電子商務的跨界整合,探索打造航運電商生態圈,為贏得未來創造先機。
干散貨航運方面,將繼續堅持穩健經營的理念,貫徹大客戶戰略,堅持“船隊結構調整和貨源結構、客戶結構調整相結合”的原則,優化運力結構。同時,進一步完善全球網絡布局,提升基礎貨源的比例。
航運主業還將進一步加快新興市場和區域內市場開發,完善區域內航線網絡,打通第三國間節點,平衡貨流,提高艙位多段利用率,不斷提高航線營效益。同時,把握國家微刺激政策、自貿區 、“一帶一路”、長江經濟帶建設等熱點機遇,大力拓展內貿運輸市場空間。
在碼頭業務方面,公司將繼續落實專注發展碼頭業務的長期戰略,積極探索和評估在中國和海外地區碼頭項目的投資機會,繼續審慎應對市場需求,穩步發展集裝箱租賃業務。
面對復雜多變、充滿不確定性的航運市場,在全體股東的理解和支持下,中國遠洋管理層一定會帶領全體船岸員工,全力以赴,頑強拼搏,為中國遠洋的可持續發展和盡快實現盈利而不懈努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