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季度全球新船訂單量同比下降43%
2015年一季度,全球造船業新船訂單量211艘、1660萬DWT(560萬CGT),以DWT為準,相比去年約下降43%。
據造船海洋日刊消息,Clarkson Research統計,同期,散貨船訂單量同比大幅下降96%,給全球造船業訂單量帶來不利影響,不過,中大型油船及集裝箱船領域訂單相對活躍。
截至今年3月,全球新造船投資金額約為120億美元,同比約下降55%,散貨船投資金額僅為3億美元,同比下降94%。
第一季度,散貨船訂單僅為21艘。與此相比,油船訂單量則達到67艘,其中,阿芙拉型、蘇伊士型、VLCC訂單量分別為22艘、15艘、13艘。還有,在集裝箱船領域,8000TEU以上規模集裝箱船的訂單量為17艘,3000~7900TEU級集裝箱船的訂單量為9艘。
同期,在大部分的新造市場下降趨勢下,3月末,Clarkson新造船價指數記錄133.3點(pt),環比2月末的135.1點下降,相比1年前也下降2.8%。該指數繼去年10月末的138.5點之后一直下降。尤其是,散貨船指標線新造船價大幅下降(5.5%~8.0%)。
2015年1~3月,中國造船企業共獲得79艘、400萬DWT(130萬CGT、26億美元)訂單,以DWT為準,按年計算相比去年竟下降70%;韓國船企共獲得60艘、730萬DWT(230萬CGT、50億美元)訂單,同比約下降10%;日本船企共獲得34艘、500萬DWT(160萬CGT、29億美元)訂單,同比下降17%。
另外,今年第一季度,亞洲及歐洲地區船東分別訂造了相當于76億美元及35億美元的新船舶,其中日本(33億美元、26艘)、韓國(19億美元、18艘)、希臘(12億美元、20艘)、中國(11億美元、30艘)的下單總額分別位居全球第1~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