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超級巨型海上平臺項目曝光
比航母更強的“超級巨型航母”
圖為美國早期研究的一種海上浮島基地方案,又稱為MOB方案。
據悉,超大型人工浮島可以通過拖船或者自身配備的推進裝置在海上移動。美軍是在實戰中應用這一技術的先驅。美軍內部開始探討“海上基地”構想;谶@一構想,美軍可以10天內在距進攻目標附近沿岸40千米-160千米的海域建起一個大規模作戰基地,這樣,美軍就可以不經外國政府允許在海上自由行動。
美國國防部的研究小組2003年總結了以“海上基地”作為未來美軍統合作戰能力主要內容的研究結果,其中就包括移動式海上基地構想。同時,美國國內還提出了利用海上鉆井平臺技術來建造海上飛機跑道的方案,準備用于大型運輸機和“魚鷹”傾轉旋翼機等起降。
據悉,超大型人工浮島很可能是比單艘航母戰斗力更強的“超級巨型航母”,是真正的海上超級巨無霸。利用超大型人工浮島技術,中國完全可以在南海和東海敏感爭議海域建設若干個超級海上移動平臺。這些平臺內部由成百上千的密封金屬構件格和一些非密封空間組成一個長形移動平臺組成。這個平臺有多大,取決于需要,一般來說,排水量在30至50萬噸,建設長度達到1000至2500米長的跑道,可以起降上百架陸基戰斗機,大型運輸機和預警機,也可以作為登陸作戰艦艇和氣墊艇的中轉基地和前進要塞。由于超大型人工浮島技術簡單,對噸位沒有特別的限制,而且造價相對低廉,組建一個海上浮島基地,就像在搭積木一樣,可以在陸上建立幾個構件生產線,同時生產同時組裝。目前,這種綜合性海洋工程的技術已經比較成熟,無論是與水面接觸部分的流體動力學還是浮島上的各種硬件設施的建設都不是難點。
除此之外,超大型人工浮島前后可以在適當位置設置輔助動力系統,保證超大型人工浮島島體時速達到6-8節左右。超大型人工浮島不攜帶航空燃油(防止被攻擊爆炸),可設置幾條受油管道,從補給船受油加給飛機。由于體積巨大,可以大量攜帶大量戰機的同時,也能配備完善的防空,防潛武器等。此外一些分析人士指出,超大型人工浮島體對解決南海爭端提供了一個嶄新的舞臺,為中國解決南海問題提供了有利技術后盾。
分析人士指出,我國黃巖島、釣魚島以及部分南海島礁都在距大陸1500千米的范圍之內,遠者如萬安灘、南通礁等也在2000千米左右,如果這些島嶼受到侵犯或者中國船只在此被侵擾,中國空軍和海軍航空兵必須具備強大的遠程作戰能力,除去發展航空母艦和南海填海造陸建設航空基地之外,發展若干個超大型人工浮島已經勢在必行。
實際上,據專家估算,目前,中國最先進的戰機有殲-11、殲-10、蘇-27、蘇-30系列戰機,以及外界已多有報道的殲-16。這些戰機的作戰半徑都已經達到或超過1500公里,而且這些戰機都需要空中加油,由于南海作戰區域距離較遠,我軍戰斗機進入戰區后巡航的時間和作戰半徑都被不同程度壓縮,所以打造超大型人工浮島基本已經成為一個新選項。
關于打造海上軍事基地的戰略,日前有專家提出建設“浮島基地”的主張。所謂“海上浮島(浮島式)航母”是一個浮動的海軍戰略航空基地。因為只是一種平臺或者基地,所以設計思想上不再要求其他戰術技術。比如,不要求高航速,五六節,只要慢慢移動即可;不苛求配備強大的攻防火力和武器,其安全由護航艦艇來保證,不必駛入戰區。一旦海上基地技術得到我方應用,或許離再次徹底改變世界海軍戰略格局的日子不太遠了。
超大型人工浮島很可能是比單艘航母戰斗力更強的“超級巨型航母”
超大型人工浮島很可能是比單艘航母戰斗力更強的“超級巨型航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