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車船舶自主電推系統打破國際壟斷供貨
7月5日11:28分,搭載中車上海漢格自主電力推進系統的146米海工特種大件運輸船在浙江舟山成功舉辦下水典禮。中國中車相關領導、船東浙江建揚及舟山市委領導、業內專家等出席了下水儀式。
與傳統的運輸船舶不同,特種大件運輸船的細分市場為海工領域,載貨甲板超長,超低且承載能力強、空間大,具有較高的技術含量。該船總長146米,型寬32米,型深8米,航速12.5節,裝貨平臺面積達3800平方米,甲板有效長度可達120米,可以裝運超長且不規則的貨物。該船應用中車自主品牌的電力推進系統,并綜合利用減振降噪技術,三維仿真設計等技術。另DP2動態全球定位系統和360度回旋的螺旋槳系統,能夠保證船舶在較小的回旋半徑內準確定位,自行靠離碼頭,與同類型的船舶相比能夠更有效靈活的裝載貨物。
該船屬綠色環保型,由于采用中車自主研發的電推系統,比常規動力耗能減少15%以上,且船舶的機動性和操作性大大提高。專門研發的3D運維軟件系統,能實現船舶實時監控和有效管理。這些先進的技術在特種運輸船中相融合,是目前我國在此種船型的首次嘗試,打破了一直由國外壟斷的市場格局。
146米特種運輸船是中國中車進軍船舶業的實體運作,為以后爭取實現更大的技術和市場突破,提升在船舶制造領域中的自主知識產權奠定了一定的基礎。該項目開創了具有里程碑意義的新起點,據悉一系列電力推進船舶項目正在積極推進中。
在國家的制造強國戰略中,《中國制造2025》將海洋工程裝備及高技術船舶作為重點發展領域。海洋工程裝備和高技術船舶處于海洋裝備產業鏈的核心環節,推動海洋工程裝備和高技術船舶發展,是促進我國船舶工業結構調整轉型升級、加快我國世界造船強國建設步伐的必然要求。因此,在“十三五”發展規劃中,船舶裝備產業將作為中國中車重點發展的新產業之一,引領國內船舶電力推進系統的技術發展方向,實現船舶電推系統全面國產化,并成為行業的領先者,助力國家“制造強國” 和“海洋強國”戰略發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