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白名單”船企金融財政政策將出臺
入圍“白名單”船企或將很快迎來“春天”。
據悉,關系到“白名單”船企的《金融業支持船舶工業轉型升級的指導意見》已獲國務院通過,近期將有望出臺。
有消息人士透露,去年年底,該《意見》就由中國人民銀行出具,隨后征求國家各部委意見,完善之后遞交至國務院。
該意見的主要思想就是重點支持船舶工業。該人士表示,《意見》主要包括六個方面:對符合規范的標準船舶企業加大扶持力度、支持賣方信貸、拓寬融資業務、保險水平規模及保險費用、鼓勵社會資本、扶持海工業務等。
業內人士稱,“船企‘白名單’出臺后,還需要具體的金融財政政策支持入圍船企,這是航運振興規劃的落實”,“當前融資困難已經成為造船業的一大難題,如果有支持政策出臺,造船業尤其是“白名單”船企有望迎來‘春天’”。
工信部裝備司副司長李東此前曾表示,“金融業的支持對于船舶工業應對國際金融危機的挑戰、加速發展方式的轉變起到了巨大的促進作用。”
針對“十二五”期間我國船舶工業轉型升級的需要,李東呼吁金融業給予船舶企業發展以大力支持。首先,繼續加大對骨干船企的支持力度。金融機構應堅持“區別對待,有保有壓”的原則,把信貸投向與產業政策協調配合,根據產業政策導向和發展重點合理配置融資資源;加大船舶出口買方信貸資金投放及保函發放力度,幫助骨干船企穩定現有出口船舶訂單和積極爭取新船訂單,使融資競爭力轉化為接單競爭力;結合產業結構調整的需要,有效控制和壓縮對落后產能的信貸投放。其次,以金融手段促進船舶產品結構調整。目前,我國船舶工業高端產品所占的市場份額仍然不高,產品結構升級已經成為船企在多變的市場中取得發展的必經之路。金融機構要對船企發展綠色節能型船舶和高技術船舶給予更多的金融支持,特別是對于一些涉及金額較高、技術含量較高的戰略型、里程碑式產品,支持力度還需進一步加大。最后,應支持海洋工程裝備制造業等新興產業發展。我國船舶工業在海工領域尚處于快速發展階段,和韓國等先進國家相比依然存在一定差距。目前,國家已經出臺了一系列專項規劃,以扶持海工裝備產業發展。金融機構要加大對重大海工裝備項目的融資力度,促進我國海工裝備市場份額的快速提高。
2012年以來,低迷的航運市場嚴重沖擊了造船市場,三大主流船型市場成交量出現較大幅度萎縮,船舶融資市場也呈現萎縮態勢,國際傳統船舶融資銀行紛紛縮減船舶信貸規模。但在此期間,國內的中國進出口銀行、國家開發銀行、中國銀行、中國工商銀行、交通銀行、民生銀行等卻加大了對節能環保和高附加值、高技術船舶的支持力度,加強了與骨干船企的戰略合作,為穩定航運市場和造船企業生產發揮了積極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