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金融“輸血”船舶業叫好又叫座
2015-02-06 16:09:43
來源:中國水運報
編輯:
國際船舶網
我有話要說
2、政策性銀行推動行業轉型升級
在金融業支持船舶工業轉型升級方面,國家政策性銀行發揮了重要作用。
2012年以來,低迷的航運市場嚴重沖擊了造船市場,三大主流船型市場成交量出現較大幅度萎縮,船舶融資市場也呈現萎縮態勢,國際傳統船舶融資銀行紛紛縮減船舶信貸規模。但在此期間,國內的中國進出口銀行、國家開發銀行、中國銀行、中國工商銀行、交通銀行、民生銀行等卻加大了對節能環保和高附加值、高技術船舶的支持力度,加強了與骨干船企的戰略合作,為穩定航運市場和造船企業生產發揮了積極作用。
以中國進出口銀行為例,自國務院頒布《船舶工業加快結構調整促進轉型升級實施方案(2013~2015年)》以來,該行重點支持出口了大型液化天然氣(LNG)船、大型集裝箱船、新能源船舶等高技術含量、高附加值、節能環保船舶,高端產品占比達83%。
相關數據顯示,截至2014年7月底,中國進出口銀行累計簽約船舶貸款3543億元,累計開立船舶保函410億美元,累計支持船舶7240艘、2.62億萬載重噸。中國進出口銀行副行長孫平表示,今后,該行仍將繼續貫徹落實好國家的有關政策,堅定不移地支持我國船舶工業轉型升級。
與中國進出口銀行一樣,銀行系金融租賃公司工銀租賃也一直“深耕”船舶工業及航運業。工銀租賃管理的船舶和海工資產數量達280艘,涉及的船型包括液化天然氣船、液化石油氣船、集裝箱船、散貨船、汽車滾裝船、化學品船、鉆井平臺、海工輔助船、海工工程船、高端郵輪等。
據了解,高端造船業——海工類船型是工銀租賃航運租賃業務的主要投資對象。工銀租賃海工類資產占航運板塊總資產的比例已從2013年的15%提高到2014年的51%。值得一提的是去年10月10日,李克強總理對德國訪問,在其見證下,工銀租賃與德國貝仕集團簽署集裝箱船和海上風電服務運營船聯合投資框架協議。這是中國金融租賃企業首次涉足海上風電服務運營船這一海工高端業務領域。
“面對嚴峻的市場形勢,許多船廠因資金短缺難以維持運營。銀行積極利用政策性金融手段,為中國船舶業渡過難關、盡快實現轉型升級起到了關鍵作用。”某銀行交通運輸融資部總經理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