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武船正式開建“永不沉沒”的郵輪
圖:龍骨開鋪現場
圖:聞訊前來觀看啟動儀式的人群
11月30日,在四川省遂寧市大英縣的浪漫地中海七星國際文化旅游度假區巨型船塢內,隨著首個龍骨板的成功鋪設,由武船重工集團建造的永不沉沒的新“泰坦尼克”號郵輪建造工作正式啟動,這艘總投資超過10億元按原船1:1比例復制的郵輪建造預計將耗時兩年半。這次建造新“泰坦尼克”號郵輪也是武船集團進軍郵輪市場的“預演”。
當日,美國《國家地理》泰坦尼克紀錄片同時開機,該片將全程記錄“泰坦尼克號”復建的全過程。
采取小部件大合攏形式進行建造
新“泰坦尼克”號郵輪船體長269.06米,寬28米,從龍骨到船橋高31.7米,船鋼耗量高達2.6萬噸。11月23日,郵輪首批組件從武漢通過鐵路運抵遂寧,在接下來的4個月時間內,郵輪組件將陸續抵達大英。船體組裝計劃用8-10個月完成,而后還將進行上層建筑和內部裝修,完成全部工程將耗時兩年半。
武船集團將按照100年前原泰坦尼克號郵輪的設計圖紙和實際尺寸1:1還原,由武船集團、美國GC高科技設計有限公司、泰坦尼克好萊塢電影團隊、英國博物館等相關領域專家攜手合作完成。
武船集團副總經理王渭齡現場介紹,新“泰坦尼克”號內設泰坦尼克號的所有功能,包括宴會廳、演出劇場、豪華一等艙、觀景臺、游泳池等一應俱全,再現當年泰坦尼克的真實場景。“唯一不同之處是,新泰坦尼克沒有動力,它更像是集游覽、居住、娛樂、文化、歷史等為一體的綜合旅游項目,當然內裝方面會有一些與時俱進的設施,比如wifi。”
據介紹,由于新泰坦尼克沒有動力,因此建造過程只能在項目目的地四川大英縣開建,這也額外增加了建造難度。武船集團根據當地地理、環境、周邊情況及國家政策,結合武船集團及外協廠家資源,采取小部件大合攏形式進行建造,盡量利用現代化生產線減少當地環境污染,節約當地資源保護當地環境。
圖:11月23日,郵輪首批組件從武漢通過鐵路運抵遂寧
圖:龍骨開鋪現場
2018年12月可完成全船交接工作
據了解,按照原船1:1建造的新“泰坦尼克”號,船鋼耗量高達5萬噸。僅船體施工就分為3200個單元,圖紙20000多份。
建造新“泰坦尼克”號最大的挑戰就是原版泰坦尼克號圖紙缺失。據悉,1912年泰坦尼克號沉沒后,全世界范圍內幾乎沒人看到過一張完整圖紙。幸運的是,七星能源集團多年前就開始在世界各地搜集圖樣,后又與《泰坦尼克》電影卡麥隆團隊達成合作,幾經努力,圖紙問題終于得到解決。
其次是建造和組裝。相較于100年前英國制造,現在技術與當年技術有很大差異性,想要100%復原,至少3200多個手工制造的片段。還有就是運輸,船體組件在武昌造船廠生產,運輸至四川大英縣組裝,僅運輸就需要采取水路、火車、高速三種方式。組裝現場施工人員將達到700人左右的規模。
王渭齡介紹稱,武船重工在建造泰坦尼克號時,將船體結構劃分為4100個板單元,預計2017年8月全部完工,每月分批發運預計2017年10月全部運至建造現場。主船體將于2017年9月形成,內裝工程將在2017年5月啟動,上層建筑2018年2月份完成。2018年8月船塢進水,2018年12月可完成全船交接工作。
建造新“泰坦尼克”號郵輪也是武船集團進軍郵輪市場的“預演”。王渭齡表示,武船集團正積極謀劃旗下高級郵輪事業板塊,利用多年在造船方面的經驗和技術,通過重現泰坦尼克這艘豪華郵輪,展現中國船企的高端制造水平。
圖:11月30日,永不沉沒的泰坦尼克龍骨鋪設項目暨美國《國家地理》全程記錄開機儀式在大英舉行。英國前副首相彼得.曼德爾森等應邀到現場祝賀。
圖:著名主持人陳魯豫在現場主持
【附】新“泰坦尼克”號相關圖片
船整體俯瞰
電報室還原
金色大廳還原
頭等艙還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