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壓載水系統制造商OceanSaver申請破產
受IMO《壓載水管理公約》新政打擊,首批獲得美國海岸警衛隊(USCG)型式批復的挪威壓載水管理系統制造商OceanSaver公司日前提交了破產申請。
據悉,3家關聯企業——Oceansaver Holding、Oceansaver IP和Oceansacer Systems均已在挪威登記處登記公開破產。
OceanSaver成立于2003年,是市場首批電-化學壓載水處理制造商之一,2016年12月成為首批3家獲得美國海岸警衛隊型式批復的企業之一,也是首個獲得認證的電加氯系統。
OceanSaver公司合伙創始人Aage Bjørn Andersen通過社交媒體評論說,“作為兩位創始人之一,我很難過并失望地看到OceanSaver的崩塌。“除了其它因素,Andersen指責,多年來,國際海事組織(IMO)“魯莽”推遲壓載水公約生效日期的決定削弱了這一巨大的市場。”
Andersen并不是唯一一位提到IMO《壓載水管理公約》批準過程中多次拖延造成對供應商有嚴重財務影響的人。公約于2004年采納,最終于近期生效。許多觀察人士預計,市場上將出現多起破產和撤出,因為在預期訂單激增之前企業難以繼續生存。
對壓載水系統供應商的最新打擊是,IMO海洋環境保護委員會于今年7月決定,將大多數船舶的壓載水系統安裝時間延長兩年,以便為系統推向市場獲得型式批復提供時間。
OceanSaver發表的聲明證實,7月份做出延遲的決定是一個重要因素。該公司表示,延遲對改裝現有船舶的壓載水處理系統市場產生了重大影響。此外,新造船活動仍然低迷,這兩者相結合導致設備價格出現大幅下降的壓力。
OceanSaver 公司主席兼代理首席執行官Kjetil Bruun-Olsen說:“我們已經采取了多個削減成本的措施,減少了人員。盡管我們盡了最大努力,但公司仍然需要額外的資金,我們無法吸引維持公司運營所需的資金。”
預計該公司在挪威、韓國和中國的大約70名員工將受到破產的影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