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廣東中遠船務海洋地質十號圓滿完成試航
2017-11-02 17:09:39
來源:廣東中遠船務
編輯:
國際船舶網
我有話要說
隨著碼頭外傳來喜悅的汽笛聲,10月21日傍晚,正常有序運作的造船碼頭變沸騰起來。大家在碼頭邊喜迎廣東中遠船務首制綜合地質調查船“海洋地質十號”(N703)圓滿完成試航任務凱旋歸來。大家為全體試航人員克服各種困難,為期8天的緊湊奮戰時間內完美完成全部100多項海上試驗項目試驗紛紛點贊,船東、船檢對“海洋地質十號”的良好狀態和建造質量表示肯定。
科考船首制船的試航,不可謂不“困難重重”。試航任務的圓滿完成,背后是項目組連同各工區和施工班組的堅持不懈的努力,制定縝密全面試航計劃,是以詳細周全的準備工作為基礎,依靠的是大伙在海上爭分奪秒的全天候連續作戰行動。
10月12日,“海洋地質十號”啟航。10月13日,由于在珠江口以外海域有臺風形成,突遇大風大浪,船舶左右搖晃特別厲害,5、6度是常態,有時甚至達7、8度。劇烈搖晃,船上大部分人都產生了明顯的暈眩感覺。當天所有試驗項目的調試人員、報驗人員和相應的管理人員雖然身感不舒服,但依然努力集中精神堅守工作崗位,特別是兩個非常重要的項目:主推負荷試驗和無人機艙——用6個小時把主推負荷試驗順利做完,緊接著用4小時完成無人機艙試驗。無人機艙試驗做完,已經是凌晨三點了。
在試航期間,全天候24小時都得時刻待命,時刻準備著項目試驗,不管風浪再大,時刻待命,全員上下擰成一股繩,力往一處使,形成統一戰線,戰勝一切突如其來的困難。在20日下午的DP試驗,DP定位浮標撈浮標過程出現了小插曲,在做完試驗,準備用甲板吊撈起200多斤重的浮標時,甲板吊剛好出現故障,試航小組立即啟用備用方案,鉗工小組立即找好支點,固定好葫蘆,機裝主管組織人員用竹支鉤勾住浮標并開始撈浮標,由于風浪阻力大、浮標比較重,打撈過程十分吃力,附近人員見此情況,紛紛主動加入幫忙、試航總指揮陳總、船東科主任也加入幫忙,前前后后經過兩個多小時,人員多達20人,才安全、完好把浮標撈回來。
為了確保試航順利,盡可能縮短試航時間,全部試航項目調試人員,想盡辦法,在試航前把所有項目逐一精心彩排一遍。比如,救助艇的波浪補償功能試驗,這是之前船舶沒有做過的項目,調試人員根據項目功能要求,試航前在碼頭先做好模擬試驗,確保功能信號等沒問題。試航時,在浪高2到3米的情況下,一次性試驗通過,得到船檢的表揚。同樣,FMEA故障分析在試航前,在碼頭多次做了模擬測試功能,把問題在試航前解決。經過精心彩排,FMEA故障分析項目僅僅用7小時,在海上完成全部報驗,而之前的船舶海上試驗,一般都是十小時以上,大大縮短試驗時間。
“海洋地質十號”作為目前最先進的科考船,也是公司的首制船,很多新的系統、設備特別多,為了如期完成節點,縮短調試周期,今年初,機電工區聯合技術部召開《如何提高接線正確率、縮短調試周期》專題會議中,要求各線條調試人員提前介入圖紙審核。機電工區調試人員從5月份開始介入審核圖紙,提前發現問題、解決問題。整個過程,發現并解決200多個問題,使得全船調試時間大大縮減,特別是發電機調試報驗時間比上海同類型在建船舶縮短11天左右,上建調試周期縮短12天左右。發電機從開始調試到配電板功能試驗,到發電機跑負荷報驗完的一個月里,調試人員爭分奪秒、加班加點,每天一上班就上船到晚上八點后才下船,大大縮短調試周期,為項目如期試航爭取時間。
沒有提前策劃,沒有精心準備,沒有全力以赴,要事成,談何容易!沒有耕耘,就沒有收獲。“海洋地質十號”圓滿完成試航及即將交付,為我國海洋科考增添利器,離不開項目所有人員投入的汗水和心血。“海洋地質十號”的圓滿完成試航 是我們全力以赴的最好回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