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海船廠交付“海洋地質八號”“海洋地質九號”
11月28日,上海船廠船舶有限公司為中國地質調查局廣州海洋地質調查局、青島海洋地質研究所建造的兩艘海洋地質物探調查船——“海洋地質八號”和“海洋地質九號”同時簽字交船。
“海洋地質八號”和“海洋地質九號”是我國首次自主研發設計并由上海船廠建造的又一個精品項目,兩船于2015年6月16日在北京簽訂建造合同,2015年10月同時開建,2017年2月28日同時出塢。兩型船采用了國際同型調查船先進的設計理念,振動噪音達到中國船級社(CCS)二級標準,處于國內調查船舒適度領先水平;配備了先進的綜合信息系統和國際一流的調查裝備,使其功能和裝備保障能力處于國內領先、國際先進水平,對提升我國專業調查船設計和建造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具體而言:
“海洋地質八號”由中國船舶工業集團公司第708研究所自主研發設計。該船總噸6785噸,最高航速大于15節,自持力45天,續航力為16000海里,適用于全球海域,冰區加強B級。這是世界第一艘六纜高精度短道距地震電纜三維物探船,引進了國際最先進的高分辨短道距三維地震測量系統,實現了六纜(可拓展為八纜)高精度短道距地震電纜三維(四維)地震作業能力;同時,通過配置配套國際先進地球物理裝備,使該船整體調查與勘探能力,可以滿足全海域水合物調查、區域地質調查和重點海域油氣資源調查等任務的需要。
“海洋地質九號”由中國船舶重工集團公司第701研究所設計。該船總噸4350噸,最大航速大于15節,自持力60天,續航力為10000海里,適用于全球海域,冰區加強B級。這是一艘以短道距地震電纜二維(三維)多道地震為主,集地球物理測量、水文環境測量和中深海鉆探技術為一體的多功能綜合物探(地質)調查船,配置國際先進的雙纜高分辨短道距地震作業系統和中深水(水深2500米,鉆進160米)鉆探系統,配置了當今具有國際先進的綜合導航定位系統、海洋重力和磁力測量系統、單波束和多波束測量系統、淺地層剖面測量系統、大能量電火花震源系統、四波束側掃聲納測量系統、超短基線水下聲學定位系統、深水多普勒海流測量系統和數字羅經系統等10套裝備。“海洋地質九號”代表了我國調查船舶設計和制造最高水平,在調查手段的統籌布局、調查設備兼容與效能提升等均吸納國際同型調查船舶設計建造的最新成果。
據悉,“海洋地質八號”和“海洋地質九號”都將于今年年底入列。兩船的交付,對于落實國家船舶工業中長期發展規劃,全面提升海洋地質調查能力,完成海洋地質保障工程總目標,推進實施“三深一土”國土資源科技創新戰略,實現中國地質調查局海洋裝備國際一流化等方面均具有著重要的意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