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CCS推出船舶能效數據采集監測系統
2017-08-17 08:27:46
來源:中國船檢
編輯:
國際船舶網
我有話要說
2017年7月7日,國際海事組織(IMO)第71屆環保會批準了《2017船舶燃油消耗數據主管機關驗證導則》和《2017IMO船舶燃油消耗數據庫建立和管理導則》兩個法規文件,標志著IMO已完成了燃油消耗數據收集機制相關實施文件的準備工作。
作為國際海事組織海運節能減排戰略三步走的第一步,IMO第70屆環保會278號決議通過了關于燃油數據收集系統的MARPOL附則VI修正案,要求每艘5000總噸及以上的國際航行船舶,從2019年開始,在該日歷年和其后每一日歷年或日歷年中相應的月份,收集本MARPOL附則VI附錄IX規定的數據,經主管機構驗證后,向IMO船舶燃油消耗數據庫提交。之前的2015年5月,歐盟議會和歐盟理事會發布《關于對海運產生的二氧化碳排放進行監控、報告和核查以及修訂法令2009/16/EC》,要求抵離歐盟成員國管轄港口以及成員國管轄港口之間的航行中的5000總噸以上船舶,自2019年起,將船舶在整個報告期內的CO2排放和其它相關信息的排放報告經驗證合格后,提交歐委員會和相關船旗國主管當局。中國政府主管機關也提出了相應的能效指標及統計報告要求。
上述法規和要求的實施標志著航運業開始全球溫室氣體減排行動,國際航行船舶能效相關數據采集、驗證和報告將成為航運企業的常態。不同法規對能效數據的采集要求不同,盡管船舶和航運企業并不缺乏船舶能效相關數據,但數據大多分散在船岸的抵離港報、午報、航海日志、加油單據、油類記錄簿、航次報告等文件中,數據采集范圍和格式、統計標準和報告格式不統一,難以有效滿足船舶監測、驗證和報告要求。且數據采集和統計工作看似簡單,實際操作過程繁瑣且易出差錯,追溯困難,給船舶和企業增加了很多困難和行政負擔;诖,中國船級社開發了“船舶能效數據采集監測系統軟件”。
“船舶能效采集監測系統軟件”以航次(航段)為基本單位,采集抵離港名稱、抵離港時間、燃油消耗和加裝數量、航行里程、載貨量等能效相關數據。該軟件既可進行能效相關基礎數據的監測,也可以實現統計分析、生成基于不同目標的排放報告等功能;既可以作為采集軟件單船獨立運行,也可以配套中國船級社現有“船舶能效管理系統”使用,將采集數據自動導入該系統,從源頭上保證能效數據的準確性,且導入數據范圍可按公司或船舶進行授權,兼顧企業的不同管理方式,保證了數據的安全性;既可為第三方核查機構進行數據驗證提供可靠的數據來源,也可以根據企業需求,通過郵件或接口等方式將數據自動上報航運企業的相應服務端,為航運企業能效相關數據的統計、監測和報告管理提供便利化、多樣化的服務。
中國船級社免費提供船舶能效數據采集監測應用軟件,安裝簡單易行。軟件開發最大限度地考慮了企業計算機配置現狀,以期降低企業安裝、運行和維護成本。軟件具有中英文雙語功能,該應用軟件可滿足不同法規對船舶能效數據的采集和報告要求,助力航運企業能效相關數據采集、報告和碳排放核算核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