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廢鋼船不是洋垃圾
2017-06-23 17:37:00
來源:中國船舶報
編輯:
國際船舶網
我有話要說
據交通運輸部統計,我國從事運輸的船舶(含500總噸以下)為17.26萬艘,其中內河運輸船舶15.91萬艘,沿海運輸船舶11024艘,從事國際航運船舶為4309艘。由于海運船舶營運有別于其他交通運輸工具,存在懸掛方便旗的問題,即,國內航運企業或船東實際擁有的船舶懸掛方便旗的,其退役交售給國內拆船廠拆解,按我國現行海關管理要求,均屬于進口廢鋼船。
受一些不恰當的輿論引導,不少人對進口固體廢物持有偏見,認為凡是進口的廢物都是“洋垃圾”。其實,從定義上看,進口廢船與洋垃圾存在本質上的區別。
廢鋼船是指供拆卸的以鋼鐵金屬為主體結構的船舶及其他浮動結構體。廢鋼船的金屬可回收率約占其自身實際重量的98.5%。只有1.5%屬木制品、水泥、礦棉等非金屬雜物等,其中不可回收利用的材料占比更少,且完全可以按照政府監管規定進行無害化處置。因此,廢鋼船進口應屬進口再生資源,而非進口洋垃圾。
中國循環經濟協會循環經濟科技轉化促進中心副主任曲瑞晶認為,所謂洋垃圾,指進口固體廢物,有時又特指以走私、夾帶等方式進口國家禁止進口的固體廢物或未經許可擅自進口屬于限制進口的固體廢物。洋垃圾范圍非常寬泛,凡是國家進口許可以外的入境固體廢物,不管以什么名義和用途,都在其中。
據了解,洋垃圾走私進口數量是國家發放配額進口固體廢物的數十倍。這些洋垃圾大都以粗放的小作坊為加工點,耗費大量能源和水資源,污染了農田、河流、空氣,很多病原體使得民眾患病致殘。而為了治理這些污染,卻要花費大量的人力物力、財力,是其產生利潤的成百上千倍。
“中國對進口固體廢物的管控,是全世界最嚴格的。但我國經濟發展較快,對資源的需求太大。而有的進口廢物,恰好能補充能源的缺口。”王琪舉例說,我國是廢鋼進口大國。有數據表明,2013年我國消費廢鋼8570萬噸,約占全球廢鋼消費量的15%;2014年消費廢鋼8830萬噸,同比增長3%,全球占比亦為15%。
可見,棄物也有好有壞,如果利用得當,進口固體廢物是一種非常有用的可再生資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