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SEF第十二屆亞洲造船技術論壇在大連召開
10月23日,ASEF第十二屆亞洲造船技術論壇在大連召開。來自中國、日本、韓國、美國、斯里蘭卡、印度尼西亞等國家的上百名造船界代表,ASEF理事會和秘書處成員,亞洲船東協會、亞洲船級社協會等海事組織的專家、代表參加了會議。會議由本屆ASEF秘書長范維主持。
本次論壇回顧了當前國際海事組織(IMO)的最新法規、亞洲海事工業現狀等熱點內容,通報了活躍造船專家聯盟(ASEF)下設針對船舶安全和環保等方面工作組的研究進展情況,并就造船共同規范、智能航運、極地船舶、壓載水管理系統等熱點進行了討論,為海事界應對當前IMO不斷生效的法規提出了富有建設性的見解。
本屆ASEF輪值主席、中國船舶工業行業協會常務副會長陳民俊在開幕致辭中表示,自2007年以來,亞洲造船技術論壇已成功舉辦了11屆,為共同應對全球造船領域重大變革、共同解決全球造船領域關鍵問題做出了巨大貢獻。十多年來,全球造船工業發生了巨大變革,IMO出臺了一系列新的法規,對全球造船界產生深遠影響,推動全球造船技術革命。陳民俊強調,全球性問題需要全行業通力協作,在海洋環境保護方面,隨著溫室氣體減排成為全球關注的焦點,行業協作制定船舶節能減排技術相關政策法規,不僅關乎造船界和航運屆的利益,更關乎人類的共同命運;在海上航運安全方面,需要從技術層面思考對策,加強溝通合作,切實保障全球經貿往來;在發展高新技術方面,海洋生態保護、智能船舶等已不局限于某個單一的專技術業領域,迫切需要跨學科間的合作。
此次論壇介紹了當前IMO的法規以及相關的工作進展。參會代表均認為,安全環保、控制海洋溫室氣體排放仍是當前IMO重點關注的領域。亞洲船東協會和亞洲船級社協會基于當前亞洲海事產業的發展現狀,為海事行業如何應對當前不斷生效的IMO的新法規提出了針對性的建議,希望全球海事界進一步重視并積極合作,推動海事安全和環保技術水平不斷提升。
論壇還針對當前海事界廣泛關注的熱點議題開展討論。邀請了來自中國、日本、韓國的相關企業代表和技術專家,圍繞貨船網絡安全管理實踐、網絡風險管控、船舶共同結構規范變動情況、針對船舶能效設計指數(EEDI)第三及更高階段的理解、基于EEDI的船舶最小推進功率研究、溫室氣體減排初級戰略及對產業的潛在影響等熱點問題進行了交流和探討,引起了與會專家和代表的強烈共鳴。他們一致認為,海事界需要積極加強溝通,秉持開放態度,共同解決新的難題,迎接新的挑戰。
此次會議同時宣布,第十三屆亞洲造船技術論壇將于2019年11月在日本舉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