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挪威海事展:觀點新銳撞出不一樣的火花!
2019-06-06 22:14:23
來源:中國遠洋海運e刊
編輯:
國際船舶網
我有話要說
2019年挪威國際海事展(Nor-Shipping 2019)6月4日-7日在奧斯陸舉行。作為全球造船領域規模最大、影響力最強的專業性貿易展覽會之一和北歐最負盛名的海事活動,今年的展會吸引了近1000家參展公司和來自75個國家約35000位專業代表。
此次共有35家中國企業亮相展會,參展面積超過800平方米,是中企參展規模最大的一次,其中包括中國船舶工業集團有限公司、中國船舶重工集團有限公司、中遠海運重工有限公司等大型國企,也包括來自江蘇、浙江、上海、廣東、山東等地的民營企業,其中不少企業是在時隔10年后再次參展,反映出中挪兩國2016年實現關系正;,雙邊交流合作快速、全面恢復。
此次海事展將討論創新和技術、可再生能源、非常規燃料及脫碳等議題,為2020限硫令做好準備。智能技術、區塊鏈和數字化也將成為展會的重要話題。
平臺海盜和獨角獸的威脅
今年挪威海事展的開幕式邀請了諸多行業外的精英學者,他們與內人士一起對航運業的未來發展表達了各自的觀點,碰撞出了不一樣的火花。
2018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Paul Romer教授提出了“平臺海盜”概念,專指那些在某些行業板塊管理著巨大國際力量的平臺企業,比如航運和貨代領域的電子貨代平臺Flexport(飛協博)。
“航運業者應該考慮怎么防止這些平臺海盜的滲透,因為政府不會幫你做這件事。”Romer提醒說,全球數字巨頭企業有能力削弱政府對他們的管理,就像煙草制造商過去那樣,雖然大家都知道他們的產品會造成健康風險。Romer認為有必要增加系統操作的互通性,以阻止一家公司寡頭壟斷。
奇點大學客座教授Ramez Naam認為,目前全球最關注的科技包括自動駕駛技術,太陽能和風力對化石能源的取代以及3D打印越來越廣泛的應用。他同時表示,所有行業都要警惕獨角獸科技公司帶來的威脅。
德希尼布福默詩全球首席數字官Ann-Christin Andersen表示:“航運受制于周期性需求的影響,是一個風險很大的行業,必須要以更高的效率應用數字技術,這是唯一保持競爭力、獲得所需生產力和有效應對環境問題的解決方案。”
Torvald Klaveness首席執行官、挪威船東協會主席 Lasse Kristoffersen指出,“只有兩種因素會創造新的價值:一個是能源轉換——短期提升能源效率,長期改善氣候環境;另一個是如何使用技術解決新的問題,這也是企業轉型的關注點。”
數字化剛起步
哥侖比亞船舶管理有限公司總裁Mark O’Neil在數字化論壇上做主旨演講。他指出,行業巨頭在數字領域的動作總伴隨著大量的宣傳炒作。“這就導致很多中小型公司認為在數字化方面已落后,但事實并非如此。”
O’Neil認為行業巨頭們正處于測試數字概念的早期階段,未來幾年也不會有實際的解決方案。所以各家公司無需擔心落后很多。“我們行業傾向于把所有東西都數字化,但其實沒有這個必要。”
O’Neil將數字化稱為“優化工具箱中的一種工具。”“它是走向終點的途徑,不是終點,最優化才是終點。我們應持續尋找最高效、最有效、最經濟的方式。而真正的高效和規模經濟必須借助數字化這個工具。”
“年度船舶”大獎
每年挪威海事展的重頭戲之一,就是頒發“年度船舶”大獎(Ship of the Year)。今年這一殊榮被授予了世界最大插電式混動船Color Hybrid號。Ulstein集團首席執行官Gunvor Ulstein從挪威王儲哈肯王子手中接過了這份榮譽。
這艘160米長,27.1米寬,可承載2000名乘客和500輛汽車的渡輪由Fosen船廠設計,現在正在Ulstein Verft船廠進行舾裝工程。該船預計在今年夏天交付給Color Line正式運行,將在挪威桑訥菲尤爾和瑞典斯特倫斯塔德間航行。據悉,Color Hybrid號配備4.7瓦兆時電池容量,僅用電池可航行12海里。
ABS發布低碳航運展望
ABS于奧斯陸當地時間6月4日在挪威海事展上發布了“低碳航運展望”,幫助海事業評估邁向低碳航運的潛在途徑。
該展望明確了為達成2030和2050目標所需的船舶技術、運營效率、替代燃料和能源,如下幾點值得關注:
在互聯技術、數據分析、能效設計的推動下,運營措施的實施與效率的改善可實現2030目標。
燃料是實現2050目標的重點,概念設計證實,當今的燃料技術無法符合2050要求。
LNG加注設施歷經10年的開發與建設,僅能為全球不到1%的船隊供應燃料。其他替代燃料也將面臨相似的基礎設施開發、監管和供應鏈的挑戰。
“業界對于IMO 2020有不同的看法和困惑,從長遠來看,我們這一代與下一代所面臨的最大挑戰就是航運業的脫碳問題。”ABS董事長、總裁暨首席執行官Christopher J. Wiernicki表示,“這也是ABS發布展望的原因,為航運業進入2030和2050排放的未知領域提供信息,圍繞脫碳的諸多問題,助力航運脫碳逐漸從今天的雄心壯志發展到明天的現實。”
ABS還與Herbert工程公司合作,詳細說明了兩種概念集裝箱船的設計要求,盡管這兩種概念集裝箱船過于先進,目前尚不能建造,但揭示了最新技術與2050溫室氣體減排目標之間的差距。
“向低碳和清潔排放的未來過渡充滿挑戰,要求行業立即尋找具有商業可行、技術可行和運營安全的解決方案。由于目前已通過設計和營運的改善實現了燃料消耗的顯著降低,因此僅使用現有技術很難找到更多有意義的溫室氣體減排方案。” ABS可持續發展總監Gurinder Singh表示,“在實現溫室氣體排放目標的同時,還需考慮貿易和運輸的增長。這將需要新的技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