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清華大學首艘科考船“清研海試1”試驗母船啟用
5月19日,清華大學深圳國際研究生院“清研海試1”試驗母船啟用儀式在深圳海監廣場碼頭舉行。在與會人員的共同見證下,清華大學領導和嘉賓為試驗母船揭幕。
清華大學副校長、清華大學深圳國際研究生院院長楊斌,國際研究生院黨委書記武曉峰,深圳市人大常委會副主任、市科協主席蔣宇揚,深圳市副市長王立新等市校代表,以及“清研海試1”設計方和建造方代表、相關企業和學術單位代表、清華大學深圳國際研究生院師生代表參加了啟用儀式。
“清研海試1”是深圳市和清華大學擁有的第一艘為科研和技術開發服務的試驗母船,由中船重工第七〇一研究所所屬武漢船舶設計研究院(簡稱武船院)設計,同方江新造船有限公司建造。該船于2016年8月20日開始設計,2016年11月8日正式開工建造。
“清研海試1”船長49.8米,型寬13米,型深4.4米,滿載排水量近千噸,設計航速11節,采用圓舭線型,傾斜船首,方尾,鋼質焊接結構,采用雙機雙可調槳推進方式,配首側推裝置。另外,本船具有4 錨定位能力和DP-1 的動力定位能力;本船的航區為國內遠海航區,船旗國為中華人民共和國,船籍港為深圳港。本船的航區為國內遠海航區,船旗國為中華人民共和國,船籍港為深圳港。
2018年10月29日“清研海試1”在長江流域九江段完成了部分航行試驗項目,該船試驗航速、設備性能、振動噪聲等指標均滿足設計。2018年11月12-13日,母船在汕尾進行海上試驗。2019年4月28日至30日,該船在珠江口海域順利完成了首個科考實驗航次。
下一步“清研海試1”將開展海洋工程裝備與結構在復雜海洋環境下的動力試驗、海洋化學與生物試驗,還將承擔船舶與海洋平臺噪音與震動分析控制、深水風電樣機水動力驗證與結構安全測試,以及作為各類船舶海洋裝備布置與回收的實驗載體。該船的服役將有力開拓深圳涉?蒲辛α康难芯款I域,為涉海企業的新技術和新裝備研發提供海上實測服務,是深圳市海洋工程領域科研發展的一個里程碑。
“清研海試1”的一個主要任務是為深圳海洋裝備海上試驗場公共服務平臺服務。母船啟用儀式不僅是“清研海試1”的啟用,更重要的還是海上試驗場、室內工程水池和超算三位一體的國際先進海洋工程試驗研發平臺的啟用。海上試驗場位于汕尾龜齡島海域,是深圳各涉海單位進行海洋工程新技術開發的重要基礎設施,是攻克海工模型試驗中多律作用下的比尺效應這個世界難題的有效手段,并能夠開展海洋裝備抗臺風等長期可靠性試驗,助力國產海洋裝備的國產化,今后將致力于推動深圳乃至廣東省各涉海企事業單位和高校、科研院所的相關科學研究和技術研發工作。位于清華大學深圳國際研究生院海洋樓的風浪耦合海洋工程水池是我國華南第一座帶有可控造風能力的海洋工程水池,可模擬200年一遇臺風,開展浮式結構模型試驗。
清華海洋工程試驗研發平臺必將為我國海洋裝備的國產化降低門檻,為國家海洋戰略、清華大學海洋學科建設和深圳市海洋經濟發展作出貢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