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滬東中華援助上海船廠交付全球首艘極地散貨船
9月6日上午,上海船廠為Platano Eesti OU公司建造的全球首艘10.8萬噸極地散貨船“Admiral Schmidt”號(S1250輪)在滬東中華旗下江南長興造船命名交付,標志著滬東中華援助上海船廠“處僵脫困”取得了關鍵性勝利。
中船貿易歐洲部副總經理黃鍇、該船租賃公司GTLK AsiaM3總經理Alexey·Ponomarev、Platano Eesti OU公司常務董事長尤里·羅姆斯與公司副總經理金余分別代表四方簽署交船文件。上海船舶研究設計院黨委書記王麟、租賃公司、中船貿易,DNV GL船級社、駐廠監造組等合作代表參加了命名活動。
該型船總長250米、型寬43米、型深21.8米,設計吃水13米,載重噸105990mt,具備破冰型前傾艏和封閉式艏樓,以及各類防凍化設備,航行于北極航線,能適應-25℃的極地服務溫度,入級DNVGL船級社,取PC6冰級符號;上甲板右舷有4臺40噸X31.5米的克林吊。
該船是滿足極地規則的Mini-Cape散貨船,滿足Polar Code 對PC(6)冰級B型船的相關規定。該船還取得了DNV GL CLEAN符號,EEDI指數達到Phase II標準,是一型節能性、經濟性優異的綠色環保高冰級船舶。
該船航線靈活,可航行于包括俄羅斯北部在內的全球大部分海域。線型設計既考慮船首在冰況惡劣情況下的航行和操縱性能,又兼顧在敞水中的推進效率。經過基于CSR-H等最新結構規范優化,它有更輕的空船重量和更可靠的疲勞壽命及局部強度。該船通過合理的污水處理系統和壓載水處理系統布置,以及完整的NOx,SOx排放解決方案,滿足了極地的零排放要求。
金余在致辭中表示,S1250輪作為上海船廠為拉脫維亞Platano Eesti公司建造的兩艘同型船中的首制船,自項目開始至今,Platano Eesti公司與我司為了共同的目標和榮耀,團結協作、嚴謹細實,克服了種種困難,取得了最終滿意的成果,并衷心地感謝船東及駐廠監造組、貿易公司、船級社、設計院等合作單位,更要感謝的是為這艘船的建造做出很大貢獻的上海江南長興造船有限公司和上海船廠的項目團隊,這艘船迎來交船真的來之不易。
“處僵治困”工作是中央的重大決策,也是中船集團的重要部署。該船是上海船廠為拉脫維亞Platano Eesti公司建造的首艘極地散貨船,高技術含量高附加值,對其完成“處僵治困”任務至關重要。該船于2019年3月27日下水后移泊長興造船碼頭,由滬東中華負責后續建造。
為幫助上海船廠打贏“處僵治困”關鍵一仗,滬東中華上下聯動,全力攻關。雙方通力協作,創新工作機制,成立聯合項目組,全面梳理并快速解決了遺留問題。長興造船生產運行部、生產管理部、總裝四部、搭載部、配套部、民船設計所等部門組織精兵強將,齊心協力克服了設計和生產上的種種困難,優質高效地完成了試航和交船工作。船東方對滬東中華高效的工作能力,對聯合項目組超強的組織協調能力表示贊賞,對船舶高質量建造表示非常滿意。
Platano Eesti公司總經理馬克西姆、SeaQuest公司項目副經理孫亞春,DNVGL船級社中國南方地區技術質量經理科比沙夫斯基、上海地區總經理顧曉力,上海船舶研究設計院黨委書記王麟,長興造船副總經理劉學東等參加了命名交船活動;顒佑缮虾4瑥S總經理助理王明皓主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