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劉漢波:攜手合作推動LNG產業鏈高質量發展
蹄疾步穩探新路。“合作不僅是一種積極向上的心態,更是一種智慧”,8月7日,中遠海運能源運輸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劉漢波在2019上海LNG論壇上表示,在全球油氣秩序博弈進入新階段的大背景下,中國正在全面深化油氣行業體制改革,加快推進油氣管網運營機制改革,油氣行業全產業鏈擴大開放,市場化進程加快,機遇與挑戰并存。在這種情況下,上中下游全產業鏈更應當和諧相處、相互支持。
自1999年,廣東大鵬LNG接收站一期工程正式獲批揭開中國LNG接收站建設和引進LNG序幕以來,中國LNG進口歷史已有20年。
近年來,隨著全球各國減排壓力的增大,全球能源消費重心由煤炭轉向天然氣。相比管道氣,LNG憑借運輸便捷、機動靈活、安全高效等優點,已逐漸成為最活躍的天然氣供應形式。2018年全球LNG貿易量達3.2億噸,同比增長約10%,占全球天然氣貿易量的36%。未來,全球LNG消費仍將高速增長。作為全球第二大LNG進口國,我國累計進口LNG已達2.3億噸,為世界LNG行業的繁榮發展做出重要貢獻。在中國天然氣消費量逐年攀升的背景下,中國正深度參與世界天然氣全產業鏈開發、建設。
“LNG產業鏈高質量發展依托于各方更加緊密的合作”,劉漢波表示,LNG進口環節需要整個上中下游產業鏈聯動配合,所涉及的液化廠、LNG船、接收站、下游配套設施等投建項目資金巨大且需同步投資,產業鏈中任一環節出現問題,很可能會給其他環節帶來風險。
劉漢波表示,當前我國天然氣市場面臨著上下游企業協同不足、管網建設進程較慢、LNG和天然氣定價機制脫節、產業鏈相關方相互之間缺乏深入理解等發展痛點和制約。在全球油氣秩序博弈進入新階段的大背景下,中國正在全面深化油氣行業體制改革,加快推進油氣管網運營機制改革,油氣行業全產業鏈擴大開放,市場化進程加快,機遇與挑戰并存。在這種情況下,上中下游全產業鏈更應當和諧相處、相互支持。企業之間應該緊密合作,無論是在上游LNG資源開發領域還是在LNG接收、加注、支線運輸以及FSRU等物流領域,加大彼此間項目介入、交叉持股,共建LNG“互融互通、共生共贏”的產業鏈生態體系。
目前海上LNG運量占世界LNG運量80%以上,在LNG海上運輸版圖中,中國越來越龐大的需求深刻影響了全球競爭格局。根據權威機構預測,2026年大型LNG船舶的數量將超過全球VLCC的數量。中國LNG船隊也從“他山取石”發展到獨擋一面的階段,開始承擔起滿足國內LNG進口運輸需求的重任。
大海航行靠舵手。“龐大的船隊,需要強大的管理團隊支撐。人的因素始終是船舶管理能力的核心要素”,劉漢波表示,目前,中國LNG船員總量不足,高級船員更是鳳毛麟角。中國擁有LNG大型船舶船長資質不超過3人,有輪機長資質的只有2人,LNG高端航運人才短缺已成為制約中國LNG運輸高質量安全發展的瓶頸。作為中國LNG運輸引領者,建設世界一流的LNG船管公司,培養世界一流的高素質、國際化LNG航運人才隊伍,是中遠海運能源必須要做的事情。
全球LNG產業有著良好的發展前景,但同時也面臨著不可忽視的挑戰。對于LNG運輸業而言,一直以來,上游氣田開發、中游管道建設、液化站、接收站項目開發以及LNG運輸各方以背靠背式項目長約為連接點和生命線,建立了共生共贏的良性產業生態。但LNG的靈活采購和短期合同增加,對其傳統商業模式也形成一定的挑戰。
“LNG項目長約機制保障了產業鏈各方的投資安全,是LNG產業健康發展的穩定器”,劉漢波表示,我國已將天然氣保障能力建設提升到國家戰略層面,我們呼吁,政策層面通過妥善手段化解上游企業原高價LNG長約項目的高額虧損問題。
面對當前LNG市場上存在的套利投機的現貨貿易量大增的現象,劉漢波認為,LNG貿易合同中目的地條款限制被放寬,低于成本線的廉價海運破壞了LNG市場秩序。受此狀況的沖擊,LNG市場呈現出四方面的氣象。一是,上游開采方缺乏長約支撐而低價現貨售氣;二是,LNG船東缺乏長約而虧本現貨運氣;三是,下游因供應不穩定而現貨斷氣;四是,投機船東無租約大量造船的情況下,全產業鏈除了賺錢的貿易投機方幾乎全線進入虧損,LNG產業的可持續發展受到威脅。
基于此,劉漢波建議,上游方堅持采用項目長約的產業模式,下游買方采用FOB長約項目鎖定運輸、保障供貨穩定,產業鏈上下游各方應著眼長遠而不被短期利益所綁架,共同維護產業鏈平衡發展。
近年來,全球變暖使北極航道有望成為國際貿易的重要運輸干線,中國作為海上貿易大國,密切關注北極航道的開發利用情況。據了解,2018年 7月19日,中遠海運能源亞馬爾冰區船項目首制船弗拉基米爾•魯薩諾夫輪,承載北極向中國供應的第一船LNG,以比傳統蘇伊士運河航線節省20天左右的航程,成功靠卸中石油江蘇如東LNG接收站,為LNG運輸的“冰上絲綢之路”建設贏得良好開局。
劉漢波援引數據稱,預計到2020年,東北航道運輸量將超3000萬噸;到2030年,亞洲至歐洲貨運的25%都將取道于此。綠色和平利用北極應是我們挺進藍海遵循的共同守則,我們應當加強溝通與交流,求同存異,把推動北極可持續發展作為認識北極、保護北極、利用北極和參與治理北極的共同目標。我們建議,北極航道的通行應建立在“零排放”的基線上,所有通行北極航道的船舶都應當使用LNG動力或LNG燃料,我們期待與大家建立多維度、寬領域的藍色伙伴關系,參與航道沿線港口建設,我們倡導成立北極航運委員會,投入北極航道商業化開發利用,共同促進北極航運綠色發展。
作為全球能源運輸巨頭、中國LNG運輸引領者,中遠海運能源承擔著振興國運、航運強國的重要使命,不忘初心、砥礪前行、領跑船運,為我國能源安全平穩供應做出重要貢獻。劉漢波最后以黑格爾的一句名言結束此次演講:一個民族有一群仰望星空的人,他們才有希望。
中遠海運能源運輸股份有限公司是中國遠洋海運集團有限公司旗下從事油品、液化天然氣能源運輸及化學品運輸的專業化公司,由原中國遠洋、中國海運兩大集團能源運輸板塊重組而成,2016年6月6日成立于上海,在廣州、大連、北京設有3家營銷中心,在新加坡、香港、英國、美國設有4家境外網點,致力成為全程能源運輸方案解決者,為客戶提供全方位、全船型、全天候優質服務。公司油輪船隊運力規模世界第一,船型最齊全,截至2019年6月底,公司擁有和經營油輪船舶162 艘,共2251萬載重噸;LNG船舶30艘,504萬方。公司所屬全資的上海中遠海運液化天然氣投資有限公司、持有50%股權的中國液化天然氣運輸(控股)有限公司(CLNG)是中國目前僅有的兩家大型LNG運輸公司。
本文作者:上海石油天然氣交易中心 常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