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球十大船東國資產價值詳情
2019-02-13 14:20:28
來源:VesselsValue
編輯:
國際船舶網
我有話要說
第1:希臘
希臘船舶總價值在過去一年增長50多億美元,增長額位居全球十大船東國第二。希臘船舶的總資產價值在2018年已突破1000億美元,具有重要的里程碑意義。
船舶價值的增長來自于LNG(液化天然氣)船舶訂單的增加和油輪價值的上漲。希臘LNG船隊總資產達全球首位,其價值已從2018年初的130億美元激增至184億美元,使希臘船東領先于日本(日本船舶以152億美元位居第二)。
希臘船舶價值的最大虧損來自MODU(移動式鉆井平臺)市場——船舶公司George Economou拋售鉆井船,以及整體資產價值下降使得MODU的凈值下降。
第2: 日本
日本仍是全球第二大船東國。其年末船舶資產評估驅動散貨船價值回升,其次是油輪和LNG運輸船。有趣的是, 日本船東從LPG船舶中獲得最高增值,而其他國家出現價值下跌。
第3:中國
在全球船舶價值排名前10的國家中,中國船舶價值的漲幅最高。船舶價值增長達63億美元,使中國船隊總價值超過900億美元。與此同時,中國也遭受了集裝箱船價值的最大跌幅。
中國在LNG需求增長方面占很大比例,因此中國船東LNG船舶價值出現大幅上漲也不足為奇。資產價值隨現貨和長短期市場回報而上漲。
中海油服引領海工船市場,其擁有的船舶數量位列全球第四,船舶價值位列全球第六。中國政府為中國第二大船東,擁有52艘船舶,但船舶價值卻低很多,僅為3.326億美元。中船建信海工的船舶價值位列全國第二,為10.85億美元。
延續去年訂單量快速增長的趨勢,中國的船舶訂單數量已從第三名升至第二,但在海工船方面,中國僅排名第五。這極有可能是受2015/16年市場崩潰后供應過剩狀況的影響。
第4:新加坡
新加坡船東與2017年相比上升一名至第四,船舶價值增長31億美元。雖然超過了美國和挪威,但距領先位置還有一定的差距。價值增長主要來自于集裝箱船市場,最重要的表現為日本集裝箱船合資航運公司 ONE將總部設于新加坡。
海工船船東依舊均勻分布于各大主要市場,在墨西哥灣和非洲西部分布較多,而在北海地區則分布較少。這些海工船依舊主要集中在東南亞和中東地區。
第5:挪威
挪威在海工船資產方面依舊保持第一的龍頭地位。以超過200億美元的資產價值領先于美國(170億美元)。挪威在油輪市場也保持著相當大的影響力。
盡管挪威海工船東Solstad身陷囹圄,挪威的海工船實力仍不容小覷,擁有價值排名全球第二的AHTS(三用工作船)船隊和數量排名第六但價值排名第三的PSV(平臺供應船)船隊。
第6:美國
美國海工船市場的資產價值進一步下跌,使得其船東所有船舶的價值跌至第六位。
資產價值下降的一個主要原因為,美國15年及以上船齡的海工船數量最多。這些存在廢棄風險的舊型船舶將對整體資產價值產生負面影響。
第7:德國
德國船舶的價值逐年下降,而今年的大部分困境來自集裝箱船。本年,集裝箱船的價值進一步下滑17億美元,并持續在買賣和拆船業務中表現不佳。中國目前是擁有最高價值集裝箱船船隊的船東國,以173億美元穩居首位,位居其后的德國為164億美元。
第8:韓國
2018對于韓國船東而言是發展不錯的一年,其在散貨船、油輪和集裝箱船市場的價值總增長額超過50億美元。其中,集裝箱船資產增長30億美元。與此相反,韓國船東的LNG資產價值呈下滑趨勢,一定程度上源于其舊型蒸汽動力船舶相繼退役。
第9:英國
英國的排名從 2018年下滑一位至第九。其各細分市場的船舶情況各異,并非由獨立船舶市場所導致。在英國完全脫歐之前,市場上可能存在規避風險的行為,從而導致投資轉移至其他地區。
第10:丹麥
丹麥船隊在很大程度上依賴于集裝箱船市場,但這一細分市場幾乎沒有出現波動,并使該國船舶的凈值出現了較小增長,但清潔油輪資產價值的疲軟拉低了整體船隊的價值。盡管如此,丹麥仍然守住了前十的位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