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西門子投巨資打造全自動船用電池生產線
面對航運業與海上石油業對于電力推進系統需求的不斷增長,西門子(Siemens) 投資上千萬美元改造位于挪威特隆赫姆(Trondheim)工廠,打造一條機器人與3D機器視覺的高度自動化電池生產系統,這條全自動化電池生產線的靈活性將能應付即將快速成長的航運市場需求。
據了解,挪威已立法禁止渡輪、郵輪在峽灣內排放有害污染物,并預計在2026年前實現。為此,當地航運企業紛紛加快腳步發展電力推進系統,挪威首艘全電動渡輪也已問世。
船運業的迅速轉型需要合適的電池技術支持。西門子預測2024年的全球船舶電池市場規模將是目前的2倍,且有近80%的150米新船將配備全電動或混合油電系統。有鑒于此,西門子和挪威工程公司Intek合作,耗資1000多萬美元在特隆赫姆設立了一座自動化電池工廠,希望能為日益高漲的船舶電動系統需求提供有效的儲存解決方案。
面對即將快速成長的市場需求,西門子需設法提升電池產線的靈活度,這也代表工廠需將機器人的使用最大化。西門子在特隆赫姆的電池產線配備了8臺各自獨立的可配置機器人作業單元,并利用7臺無人搬運車負責處理單元間的搬運。
西門子整條電池產線從揀取零件到最后的電池測試、文件制作都是全自動化作業。負責整合電池生產系統的Intek表示,生產線最具挑戰的部份之一,是要在卸棧區處理各種不同的電池組件。Intek為此將Zivid One的即時3D機系視覺鏡頭安裝在KUKA KR9機器人手臂上,再交由西門子的可編程邏輯控制器與高速工業PC負責操作處理。
Intek的客制化演算法能依據Zivid One鏡頭的3D云資料,定位棧板或托盤輪廓,并判斷零件的外部尺寸,再藉此準確的取放零件。如此一來便不需再對復雜的CAD檔案進行密集的編程,系統靈活度與可靠度因此大幅提升。
通過高效率的端對端自動化生產線,西門子預計每年可供應150到200艘渡輪所需的電池,相當于400MWh的電池模組電力。只要不到4天的時間,西門子便可生產完成一艘全電動渡輪所需的電池模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