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江南造船兩艘VLGC同日命名一船交付
10月12日,中國船舶集團旗下江南造船為東華能源建造的兩艘84000立方米超大型液化氣船(VLGC)“;1”號和“;2”號舉行命名儀式。這是江南造船年內計劃交付的8艘VLGC系列船的最后兩艘,其中“;1”號在命名后簽字交付,“;2”號適航完成后將于11月底交付。
東華能源控股股東馬森企業集團董事長王銘祥,東華能源董事長、H2632船命名人周一峰,國務院參事忽培元,H2633船命名人江華,江南造船林鷗、張儉、林青山、胡可一等領導和來賓出席儀式。
該型船由江南造船自主設計,總長230.0米、型寬36.6米、型深22.2米、設計吃水11.4米、結構吃水12.0米、艙容84000立方米,滿足國際海事組織(IMO)新IGC和Tier Ⅲ的要求,掛新加坡旗,入級英國勞氏船級社。
江南造船在總結建造經驗的基礎上,持續優化改進建造工藝、建造方法,“;1”號船的建造在多個方面取得提升,焊接拍片、探傷合格率平均為98%、100%;2個典型液貨單元實現全寬加班總組平臺吊裝;深水泵拼裝和吊裝在面對不利天氣情況下僅用5天完成作業,比平均周期縮短2天。出塢前液罐頂部環氧澆筑結束;液罐強度試驗由23天縮短至17天,這些改進保證了“;1號”按期交船,還為后續86000方液化氣船的建造及周期控制打下了堅實基礎。
據悉,同日命名的“;2”號已經完成發電機動車、鍋爐點火等系泊試驗,在完成下階段的空測、主機動車、通訊導航等調試工作后,計劃于10月底出發試航,11月交付。
“;1”號和“;2”號的建造合同于2018年1月簽訂,是江南造船與東華能源的首次合作。此前,東華能源的84000立方米VLGC主要在韓國和日本建造。東華能源控股股東馬森企業集團董事長王銘祥表示,在國內建造84000立方米VLGC關系到LPG的定價權,“LPG等大宗商品的定價主要由兩個原因決定,一是期貨等金融工具,二是船只的價格。西方公司總共200多條船,很容易團結在一起。我們今天造船的目的就是打破壟斷,為大宗商品的話語權打下基礎。”
東華能源是我國聚丙烯新材料和氫能源生產商,從事烷烴資源的進口和深加工。江南造船表示,自今年年初疫情暴發以來,在東華能源及其駐廠建造組的關心與支持下,在各方參建單位的努力和配合下,江南造船在最短時間內克服了疫情帶來的不利影響,確保船舶按期按質交付與命名。江南造船希望以此作為雙方長期合作的開端,進一步深化伙伴關系。
“;1”號
“;2”號
今年上半年,疫情的爆發嚴重影響了江南造船的生產計劃,盡管如此江南造船仍確保年內8艘VLGC按照此前計劃陸續交付。江南造船在2月底復工,直到3月底人員才100%回崗,生產進度落后了將近2個月。一方面通過與時間賽跑,江南造船加班加點趕進度;同時在國外服務商無法到來的情況下,一場疫情也倒逼了江南造船在技術掌握上進一步自主化。目前江南造船在液化氣船領域自主調試率提升到60%-80% ,整個建船成本降低20%。
到今年11月底交付“;2”號之后,江南造船84000立方米VLGC系列船建造將告一段落,后續正在建造全球首艘以LPG為主機動力的86000立方米VLGC,以及98000立方米超大型乙烷運輸船(VLEC)。
據介紹,目前江南造船手持10艘86000立方米VLGC訂單,此類船以自身運輸的貨物LPG作為燃料,較傳統的燃油更為環保,且運營比較靈活,裝完貨之后不再需要為船加油。雖然目前韓國船企也開始建造以LPG作為主機動力的VLGC,但從交付時間來說,目前江南造船正在建造是全世界第一艘。
江南造船作為中國液化氣造船領域的排頭兵,擁有完整的全系列液化氣船研發、設計、建造及管理體系,Panda系列超大型液化氣船舶已經成為江南造船主打長線產品,已先后研發出了83P、84P、86P系列的VLGC船型。在第20屆中國國際海事會展上,Panda 91T獲得三家著名船級社的AiP證書,標志著江南造船設計研發的新一代VLGC已經正式推向市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