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DNV GL在滬全球首發中文版《面向2050年的海事展望》
近日,在上海臨港舉辦的第三屆智能航運與新基建峰會上,DNV GL發布了中文版的《面向2050年的海事展望》研究報告(以下簡稱《展望》)。近200位中國海事業嘉賓和代表參加了由中國交通部相關單位主辦的峰會,并見證了DNV GL《展望》的發布。DNV GL集團海事首席執行官柯努特 (Knut Ørbeck-Nilssen) 通過從總部連線與DNV GL集團高級副總裁兼大中國區主席科萊 (Norbert Kray), 中國航海學會常務副理事長張寶晨和上海組合港管委會辦公室主任徐國毅參加了《展望》發布的啟動和贈送儀式,發布會由DNV GL 集團副總裁兼大中國區戰略業務總監黃今主持。
DNV GL中文版《面向2050年的海事展望》發布啟動和贈送儀式
柯努特先生在發布會上發表了致辭并介紹了DNV GL《展望》的研究成果 “整個海事行業采取行動以開始脫碳轉型之旅刻不容緩,燃料選擇將是實現航運脫碳目標的關鍵要素。本年度的《展望》重點關注了海事業脫碳歷程中如何提升航運公司能力,加強全行業的協作,以應對在技術、監管和市場方面的不確定性和挑戰!墩雇穱@三個可能的脫碳目標對16種不同類型的燃料和10種燃料技術系統建立了模型,通過30個不同場景的假設,預測了到2050年世界船隊構成、能源使用、燃料結構以及相應的二氧化碳排放,其中主要的預測和建議包括:十年內需要成功開發出新一代的應用碳中性燃料的船型;監管政策和能源價格和供應將是碳中和燃料應用的主要驅動力,從長遠來看,電化氨氣,藍氨和生物甲醇將是最具前景的碳中和燃料;在所有的30個場景中,雙燃料發動機的選擇將是現今至未來十年內的一個最佳選擇;把握脫碳機會是優化船舶價值和實現未來潛在盈利和競爭力的關鍵。”
科萊先生表示,“航運業的綠色環保正越來越成為中國海事業界的共識和追求,涉及船舶設計、建造,管理和排放法規政策等相關的努力都體現了中國業界在航運脫碳轉型歷程中堅實的步伐和取得的成果。DNV GL作為世界領先的船級社,將一如既往支持中國海事業界為實現航運業的可持續發展包括實現脫碳目標而努力,希望DNV GL《面向2050年的海事展望》報告中文版的發布能給中國海事業界更好地了解來自DNV GL 的相關相關研究成果和建議并為行業發展提供更直接的參考。”
DNV GL自2017年開始已經連續四年發布《能源轉型展望》(ETO) 系列研究報告,就全球能源供需和能源系統面向2050年最可能的發展軌跡做了獨特的分析和預測,并對全球十大地區和包括海事業等三大行業領域進行獨立建模和路徑預測!睹嫦2050年的海事展望》是系列研究報告中特別針對海事業的能源轉型預測與建議。得益于DNV GL的獨立性與跨行業的技術能力等優勢,DNV GL《能源轉型展望》系列研究報告已經逐漸為全球跨行業客戶和組織所熟悉和認可,并成為其戰略與政策制定的參考。
DNV GL 在本月面向全球分別首次發布了包括《能源轉型展望》主報告和《面向2050年的海事展望》的分報告的中文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