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MIT開始測試能搭載乘客的無人駕駛船
麻省理工學院(MIT)計算機科學和人工智能實驗室(CSAIL)日前公布一個新項目,一艘能夠運送乘客的自動駕駛船。
在過去的五年里,CSAIL和Senseable City實驗室一直在研究自動駕駛船只。去年,CSAIL研發了第一代自動駕駛船,這些船可以根據用途的不同自動組裝成用于各種浮動結構。今年,CSAIL推出了第2代自動駕駛船——Roboat II,這是一艘可以搭載乘客的船只。 "Roboat II"比原版更大、更智能,能夠支持更多的重量。
這艘船只有2米長,可以搭載兩名乘客通過阿姆斯特丹的運河。這艘船共有四個推進器,可以向任何方向進行移動,還裝備了激光雷達、GPS和慣性傳感器來幫助它導航。雖然單體船只很小,但是它依然是模塊化設計,這就意味著Roboat II可以由一艘領航船為主組裝成體積更大的船只。
MIT將最初的Roboat規格定為普通船只的四分之一大小,而Roboat II發展到一半大小,這表明它正在慢慢發展到可以搭載4-6名乘客的全尺寸,據稱,這個更大的版本已經在阿姆斯特丹建造中,但是尚不得知其測試時間。
MIT表示,Roboat II可以在城市的運河上自動導航3小時以收集數據,然后返回到初始地點,誤差范圍不超過20厘米。
未來,MIT的研究小組希望繼續改進Roboat的算法,使其能夠更好地應對船只可能遇到的挑戰,比如水流和海浪的干擾。研究小組也在努力使它更有能力識別和“理解”它遇到的物體,這樣Roboat就能更好地處理與周邊環境的關系。
MIT研究人員解釋開發這種船的幾個原因。首先,這個項目背后的團隊肩負著為荷蘭阿姆斯特丹市打造 “世界上第一支 ”自主船隊的任務,所以Roboat II的開發是這個義務的一部分。同時,Roboat II也可以在全球其他城市發揮巨大的作用,只要它們有運河或水道。像這樣的小型自主船只可以舀起垃圾,運送包裹,甚至作為自動駕駛的水上出租車,將人們從一個地方運送到另一個地方。這里的可能性是無限的。
MIT教授Daniela Rus說:“我們正在開發可以運送人員和貨物的Roboat船隊,并與其他Roboat連接,形成一系列自主平臺,實現水上活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