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怕美國制裁?保賠協會拒絕為俄羅斯天然氣管道項目船舶保險
在美國制裁威脅下,全球最大的航運保險機構將拒絕為任何參與俄羅斯天然氣管道項目的船舶提供保險,這為俄羅斯投資110億美元的“北溪2號”項目增加更多不確定性。
保賠協會避開“北溪2號”和“土耳其溪”項目相關船舶
國際船東保賠協會集團(International Group of P&I Clubs)下屬機構近日通知稱,將不會為參與“北溪2號”(Nord Stream 2)和“土耳其溪”(TurkStream)天然氣管道項目的船舶保險,“強烈敦促成員評估并降低在‘北溪2號’或‘土耳其溪’項目上簽訂合同的風險,并盡最大可能進行盡職調查,以避免受到制裁或強制措施的影響”。
國際船東保賠協會集團是由眾多船東保賠協會參加的國際組織,代表了世界上最大的13家船舶保險公司,覆蓋了全球近90%的遠洋運輸船舶,總噸位達4億噸,成為國際船舶保賠業務的中心。在協調各協會間的關系,處理重大海事和巨額索賠方面發揮著積極的作用。
該機構稱,應當引起船東關注的兩項美國法案是《美國敵對國家制裁法案》(CAATSA)和《歐洲能源安全保護法》(PEESA),“這兩項法案都有可能影響到費美國船東和包括保險公司在內的其他船舶行業人士的活動”。
國際船東保賠協會集團表示:“提醒各位成員,任何參與非法活動或使保賠協會面臨違反制裁風險的船舶都不能得到保護。鑒于《美國敵對國家制裁法案》和《歐洲能源安全保護法》對保險公司構成直接的制裁威脅,涉及或與‘北溪2’號或‘土耳其溪’有關的任何活動都不會有保賠協會保險。”
據了解,今年7月美國國務院公布了《美國敵對國家制裁法案》框架內的建議,將“北溪2號”和“土耳其溪”在內的俄羅斯能源運輸管道項目納入其中。該法案第232節允許美國政府制裁與俄羅斯能源出口管道建造有關的某些高價值投資或其他交易。
另外,美國的《歐洲能源安全保護法》規定了對參與波羅的海管道鋪設工程的高度專業化船舶公司的制裁措施,不僅涉及“北溪2號”和“土耳其溪”項目,還包括所有的后續工程。
“北溪2號”因美國制裁前途未卜
據了解,“北溪2號”項目旨在鋪設一條由俄羅斯經波羅的海海底到德國的天然氣管道,總長約2400公里,跨越波羅的海直接連接德國與俄羅斯兩國本土,繞開烏克蘭,將俄羅斯天然氣輸送到德國,繼而送往其他歐洲國家,每年至少能夠將550億立方米的俄羅斯天然氣輸送到歐盟,至少持續50年。
“北溪2號”是俄羅斯和俄羅斯天然氣工業公司(Gazprom)近年以來繼中俄天然氣管道之后最重要的管道計劃,由Gazprom以及法國ENGIE集團、奧地利石油天然氣集團(OMV Group)、荷蘭殼牌、德國Uniper公司和德國Wintershall公司共同投資。該項目耗資95億歐元,其中Gazprom出資50%,另外5家歐盟能源巨頭分別出資10%。
“北溪2號”項目原本計劃在去年年底完成管道鋪設,然而,該項目遭到了美國、烏克蘭和一些歐洲國家的反對。去年12月,美國總統特朗普簽署了一項國防法案,對“北溪2號”項目進行制裁,制裁適用于參與“北溪2號”天然氣管道項目的企業和鋪管船。
受制裁影響,全球最大的海洋油氣田開發平臺安裝及管路鋪設承包商Allseas宣布退出“北溪2號”項目,Allseas所擁有的全球最大船舶“Pioneering Spirit”號也將中止管道鋪設工程。在Allseas及“Pioneering Spirit”號退出之后,俄羅斯決定使用自有鋪管船“AkademikCherskiy”號完成剩余的管道鋪設工作。
目前,“北溪2號”計劃于明年開始運營,管道鋪設工作將于今年年底前完成。今年早些時候,“Academic Cherskiy”號已經抵達了德國穆克蘭港,這是“北溪2號”項目管道的物流基地。另外,Gazprom子公司Gazflot的兩艘平臺供應船(PSV)“Ivan Sidorenko”號和“OstapSheremeta”號也計劃作為補給船,用于自穆克蘭港向鋪管船運送管道和材料。
“土耳其溪”項目是俄羅斯向土耳其及歐洲南部輸送天然氣的管道項目,從俄羅斯阿納帕經黑海海底至土耳其基伊科伊,其海底兩條管線均長930公里,第一條供應土耳其市場,第二條向南歐與東歐供氣,預計年輸氣315億立方米,至少持續50年。土耳其溪管道建設進程一波三折,時跨6年,在去年10月開始注氣調試,同年12月遭到美國制裁,但仍然在今年1月投產運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