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攜手打造綠色智能船舶,中芬海事研討會成功舉辦
芬蘭經濟與就業部經濟事務部長Mika Lintilä先生通過視頻發表了講話
由芬蘭國家商務促進局(Business Finland)主辦,中國船東協會和中國船舶工業行業協會協辦的“中芬海事研討會-綠色智能船舶的解決方案”于6月16號下午在上海浦東嘉里大酒店成功舉辦。中芬共有線上線下代表200多人參會,其中來自22家芬蘭海事企業代表近40與70多位來自船東、造船、船舶設計、船級社和服務配套企業的代表們參加了現場研討會。
芬蘭經濟與就業部經濟事務部長Mika Lintilä先生首先通過視頻發表了講話,Lintilä部長在講話中強調了海洋產業在中芬經貿合作關系中的重要性,面對處于巨大的變革之中海事航運行業,芬中合作空間很大,希望本次研討會能帶來新的和深入的合作機會。
芬蘭駐滬總領事何朗明先生致開幕辭
芬蘭駐滬總領事何朗明先生在隨后的開幕致辭中指出中國的“十四五”規劃提及了破冰船和豪華游輪的開發和建設,而這兩項正是芬蘭的強項?傤I事表示芬蘭政府和在中國的芬蘭國家團隊將全力支持中芬在海事領域的發展和合作。
中國船東協會王思勇常務副秘書長致辭
中國船東協會王思勇常務副秘書長指出航運企業對智能航運應用的期盼,希望通過本次研討會,繼續加強和深化中芬雙方在低碳和智能經濟領域的合作。
中國船舶工業行業協會李彥慶秘書長致辭
中國船舶工業行業協會李彥慶秘書長回顧了和芬蘭海事企業的交流互動,肯定了中芬合作的先導示范作用,期望與芬蘭政府機構一起為企業間的務實高效合作繼續搭建平臺和建立紐帶。
芬蘭海事行業協會Elina Andersson秘書長通過網絡向現場和線上聽眾介紹了芬蘭海事行業的狀況,30萬名行業從業人員創造了90億歐元的年營業額,其中出口占90%左右。芬蘭在郵輪和客船領域全球領先,新冠疫情對這一行業造成了影響,但在芬蘭的相關造船項目并沒有被取消。人們相信曙光就在前頭。
上海船舶工藝研究所高級工程師張云嵩先生用英文介紹了我國發布的工業碳減排的主要政策,目前針對造船行業的主要碳排放源的減排技術和應用,以及未來造船業的初步綠色發展規劃,包括碳排放的計算、核算和智能化管理;燃料與節能減排裝置與技術;碳捕獲、利用和封存技術等。
來自瓦錫蘭中國、麥基嘉集團、維美徳自動化、阿克北極技術、德他馬林中國和挪世航力的7名企業代表在現場或連線就船舶節能減排、海事數字化、極地技術及航行、零排放船舶的設計等話題介紹了芬蘭的解決方案。
瓦錫蘭中國-市場創新總經理薛良玉先生
維美徳自動化-銷售經理錢曉敏先生
阿克北極技術-Reko-Antti Suojanen先生
德他馬林中國-總經理唐樂女士
研討會后安排了現場對接,27家芬蘭以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方式和中方代表進行了短暫、高效和熱烈的溝通和討論,短短的一個多小時進行了近百場對接。為后續中芬企業間的交流合作提供了良好的開端。
對接交流
中國船舶行業協會常務副會長陳民俊,中國船東協會黃舒副秘書長,芬蘭國家商務促進局(Business Finland)創新商務領事米卡博士參會,芬蘭國家商務促進局中國區總監,商務參贊杜恩雅女士主持了研討會。
商務參贊杜恩雅女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