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時隔6年再獲訂單!Philly船廠將建美國首艘瓊斯法案拋石船
時隔六年,美國主要商業造船廠Philly Shipyard終于再次承接商船訂單,將建造美國第一艘符合瓊斯法案的海上風電場拋石船。
11月15日,Philly船廠宣布Steinar Nerbovik與美國領先的疏浚公司Great Lakes Dredge & Dock (GLDD)簽訂1+1艘瓊斯法案拋石船,單船造價達到1.97億美元,備選訂單確認生效后合同總價約為3.82億美元。GLDD將為新船提供巖石防止系統和其他任務設備,首制船預計將在2024年第四季度交付,第二艘將在2025年第四季度交付。
這將是世界上第一艘掛美國船旗、符合美國瓊斯法案要求的拋石船,服務于美國海上風電場,對海上風機的海底基礎及電纜實施拋石保護。該船由烏斯坦設計公司(ULSTEIN)負責設計,船長140.5米、寬34.1米,定員45人,能夠裝載多達20000公噸的巖石,配備舷側拋石系統,同時在后甲板留有大面積和高載荷的工作甲板,為船東以后其他的海底工作提供靈活性。
據了解,Philly船廠是美國少數幾家能夠建造中大型船舶的商業船廠,自2003年以來,所有瓊斯法案遠洋船舶中有一半以上由Philly船廠建造交付,包括集裝箱船、成品油船和原油船。然而,過去幾年來Philly船廠卻面臨商船訂單枯竭的困境。
克拉克森的數據顯示,Philly船廠上一次承接商船訂單要追溯到2015年。2019年3月,Philly船廠交付了為美森輪船建造的第二艘Aloha級3600TEU集裝箱船“Kaimana Hila”號,這是其手持訂單中最后一艘商船,也是美國有史以來建造的最大集裝箱船。
Philly船廠的命運在很大程度上與瓊斯法案息息相關。根據瓊斯法案的規定,在美國境內航行的船舶必須由美國建造,并在美國登記;船舶的所有權至少有75%是美國公民擁有;船員必須為美國公民,以此支持美國就業和美國國土安全。
不過,這些瓊斯法案船舶的建造成本是海外船廠建造的同類船舶的4倍左右,而且美國船東還必須承擔更高的保險費,并為美國船員支付更高的薪水。此前,Philly船廠曾一度將目光轉向日益繁榮的LNG船市場,但由于造價過于昂貴,Philly船廠一直無法接獲任何商船訂單。
為了擺脫困境,hilly船廠開始尋求美國政府的新船建造和維修合同。2019年,Philly船廠成功獲得了美國海事局軍用車輛運輸船“FSS Antares”號和“FSS Pollux”號的維修保養合同,以及美國海軍Common Hull輔助多用途平臺的設計工作。2020年,Philly船廠又獲得了美國海事局(MARAD)最多5艘國家安全多任務船(NSMV)建造合同,目前4艘訂單已經生效,還有1艘備選船舶。
在獲得了美國海事局NSMV的建造合同之后,Philly船廠開始重組勞動力,為計劃在2021年初開始的新生產工作做好準備。Philly船廠滿負荷運營時的員工總數約為1200人,但由于缺乏訂單,在2018年底僅剩400名工人。
Philly船長總裁兼首席執行官Steinar Nerbovik表示:“在過去幾年里,我們有意識地努力轉向更多樣化的手持訂單,以提高公司的盈利能力。長期以來,Philly船廠一直是美國油船和集裝箱船的主要商業造船廠,我們正在進軍政府項目——包括新船建造和維修。此次新合同為公司進入不斷擴大的海上風電市場開辟了道路。這份合同證明,我們正在實現我們的愿景,拓展市場機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