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施索仁:疫情顯示國家間能形成巨大協同效應
2021-03-11 15:48:17
來源:中國發展高層論壇
編輯:
國際船舶網
我有話要說
2020年是個不平凡的年份。2020年,新冠疫情席卷全球,全球經濟政治不確定性增強,各行業面臨全新的機遇與挑戰。
歷經2020年的洗禮,站在全新的2021年,世界500強與行業領先企業的商業領袖們,對于自己與家庭的聯系,所在企業及行業發展及全球化與合作共贏均有了新的理解。
今年的“CDF之聲”欄目,論壇秘書處邀請參會代表們以“我的2020”為題,分享過去一年來自己與他們所領導的企業、所在行業與國家的共同經歷與感受。今天發聲的是馬士基首席執行官施索仁(Soren Skou)。
馬士基曾多次參加中國發展高層論壇年會。施索仁記得,每年中國發展高層論壇召開之際,天氣回暖,草木逢春,空氣中充滿了希望和新的期待。
今年也是如此。施索仁說,他看到隨著疫苗的普及,各地新冠疫情逐步得到控制,漫長的寒冬即將過去,曙光就在眼前。
在2020年,施索仁見證了新冠疫情對全球供應鏈的沖擊,也因此深諳全球合作對世界經濟復蘇的重要性。
“在疫情肆虐之時,全球供應鏈體系雖然受阻,仍保持運轉。新冠疫情展示了國家、經濟及社會可以形成巨大的協同效應。隨著世界從危機管理過渡到恢復發展,貿易將成為重要的推動力。”
他認為,為此各國必須在以下三個方面凝聚決心與意志:
首先,在經濟復蘇過程中堅持貿易自由化。保護主義相當于在生產者與消費者之間增加稅負,這是最不應該采取的舉措。
其次,在開放的貿易中恢復信任。為推動可持續的經濟復蘇和增長,我們敦促恢復一個基于規則、且每個參與者都嚴格遵守的貿易體系。
第三,構建一個充滿韌性的全球供應鏈體系。新冠疫情告誡大家,全球供應鏈是我們共有的經濟基礎設施的重要組成部分。作為本行業的領導者,我強烈感受到與客戶、行業合作伙伴、各國政府及國際組織的對話至關重要。
施索仁表示將積極響應中國在2060年實現碳中和的目標。
“我們今天所面臨的挑戰是全球性的,僅憑一個國家、一個公司的力量遠遠不夠。航運及燃油鏈條上的脫碳行動需要來自各方的通力合作。作為全球貿易和航運業的領導者,中國在有效應對氣候挑戰方面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
以下是演講中文全文:
通常情況下,中國發展高層論壇每年都會在春天來臨之際在北京舉辦。此時,天氣回暖,草木逢春,空氣中充滿了希望和新的期待。隨著疫苗的普及,各地新冠疫情逐步得到控制,漫長的寒冬即將過去,曙光就在眼前。
新冠疫情是全球貿易過去75年來受到最嚴峻的挑戰。除了保護全體員工的健康安全,我作為A.P.穆勒-馬士基首席執行官,工作的重中之重就是確保全球供應鏈體系的正常運轉,從而使各行各業能夠始終信賴其供應鏈體系,其中最重要的任務包括將醫療物資順利送達醫院,食品順利運抵廚房及餐桌,把疫情對經濟及日常生活的影響降到最低。新冠疫情是全球供應鏈體系韌性的試金石。
在疫情肆虐之時,全球供應鏈體系雖然受阻,仍保持運轉:我們的集裝箱船舶照常行駛,碼頭及倉庫繼續運營,集卡也依舊往返于分撥倉庫與目的地之間。
新冠疫情展示了國家、經濟及社會可以形成巨大的協同效應。隨著世界從危機管理過渡到恢復發展,貿易將成為重要的推動力。
在過去的半個世紀里,貿易的發展與社會的長足進步及財富創造高度一致。無論身處何地,個人財富的增長與所在國的貿易發展息息相關。而這一次,貿易也將在全球經濟復蘇過程中起到關鍵性作用。為此,我們必須在以下三個方面凝聚我們的決心與意志:
首先,在經濟復蘇過程中堅持貿易自由化:保護主義相當于在生產者與消費者之間增加稅負,這是最不應該采取的舉措。
其次,在開放的貿易中恢復信任:認為貿易帶來的利益在各國之間及其內部分配不均是導致貿易保護主義抬頭的根源,但是貿易保護只會減少可以分配的財富總量。為推動可持續的經濟復蘇和增長,我們敦促恢復一個基于規則、且每個參與者都嚴格遵守的貿易體系。
第三,構建一個充滿韌性的全球供應鏈體系:新冠疫情告誡大家,全球供應鏈是我們共有的經濟基礎設施的重要組成部分。作為本行業的領導者,我強烈感受到與客戶、行業合作伙伴、各國政府及國際組織的對話至關重要。
最后必須牢記,我們需要在后疫情時代面臨更多嚴峻的挑戰,包括應對氣候變化。
馬士基致力于在2050年實現碳中和,也將在接下來幾個月內訂造我們的第一艘碳中和集裝箱船舶。但我們今天所面臨的挑戰是全球性的,僅憑一個國家、一個公司的力量遠遠不夠。航運及燃油鏈條上的脫碳行動需要來自各方的通力合作-包括船公司、物流服務商、研究機構、技術開發者、客戶以及政策制定者,才能對行業做出改變并取代化石燃料的傳統方式。作為全球貿易和航運業的領導者,中國在有效應對氣候挑戰方面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