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百億美元合同遭棄單!法國海軍集團將向澳大利亞索賠
隨著澳英美聯盟(AUKUS)的成立,澳大利亞決定撤銷法國海軍集團(Naval Group)的656億美元12艘潛艇交易合同,轉而打造8艘核動力潛艇。對此,法國海軍集團回應稱,將就毀約向澳大利亞索取賠償。
澳大利亞在2016年與法國海軍集團達成協議,訂造12艘“梭魚級”柴電動力潛艇,當時這項交易金額高達365億美元,被稱為“世紀合同”。這項合同在簽署時的總價值為310億歐元(約合500億美元),而在計入合約期間的通貨膨脹后已經超過了成本限制,相當于900億美元。
然而,澳大利亞于9月15日與英國和美國成立軍事安全合作伙伴關系AUKUS。該聯盟首要目標是由英美兩國協助澳大利亞建造一支核動力潛艇艦隊。隨后,澳大利亞宣布停止與法國合作的潛艇建造項目。受此影響,法國在9月17日召回駐澳大利亞及駐美國大使,導致外交失和。
法國海軍集團首席執行官Pierre Eric Pommellet在接受當地媒體采訪時表示,會在近幾周寄出“詳細且精算過的帳單”給澳大利亞,強調“我們會伸張我們的權利”。
他指出:“澳大利亞為了方便而終止合約,這意味錯不在我方。這是合約里為防萬一所做的規劃,將要求償付我們已支出和即將支出的成本,(這些費用)與解散基礎設施和資訊技術人力及重新部署有關”。
Pierre Eric Pommellet認為,澳大利亞的做法更多是考量政治而非國防,在宣布終止合同之前對法方全無任何事先通知,這是“以前從沒見過的蠻橫”。
法國國防部表示,法國海軍集團已經開始與澳大利亞洽談財務解決方案,過去數年間該集團完成了11億美元的潛艇相關工程,但沒有損失,因為這筆錢已由澳大利亞方面支出。國防部稱,澳大利亞毀約等于“背叛”,未來談判將界定澳大利亞造成的“賠償和損害”規模。
此前,澳大利亞方面曾抱怨與法國海軍集團簽署的合同進度落后多年,預算還超支。Pierre Eric Pommellet稱,澳大利亞重新評估過安保需求,包括原本計劃訂造8艘潛艇,之后增加至12艘,以及增加網絡安全要求等,使其2016年和澳大利亞簽約后成本增加。
有軍事專家分析了取消這筆大額交易的背后的客觀和務實原因。除了地緣政治原因,法國潛艇與美國潛艇之間的技術和規格差異也是主要原因,專家表示,澳大利亞將在未來幾年內接收的“弗吉尼亞”潛艇比法國的“梭魚”潛艇擁有更好的動力。
弗吉尼亞潛艇的速度達到了40公里/時,而法國潛艇的速度為32公里/時,這使之有能力航行得更遠并完成更長期的任務,因為“梭魚”燃料在航行80天后就將耗盡,而“弗吉尼亞”的核電池理論上可以持續近30年的時間。
專家表示,一艘核動力的潛艇可以從澳大利亞的珀斯海港啟程,在南海水域執行77天的巡邏任務,因此,其執行任務的時間較法國合約中的常規潛艇要長得多。
專家們認為,這些技術優勢將使澳大利亞能夠應對中國在太平洋的影響力日益擴大的局勢,并捍衛和保護其自身利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