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跨界合作!太湖實驗室攜手華為共建船海數據創新實驗室
2月14日,深海技術科學太湖實驗室(以下簡稱太湖實驗室)與華為技術有限公司聯合打造的“船海數據智能應用聯合創新實驗室” 揭牌儀式在無錫舉行。
太湖實驗室執行主任何春榮、太湖實驗室副主任吳文偉、太湖實驗室首席科學家趙峰、華為數據存儲與機器視覺產品線總裁周躍峰、華為數據存儲與機器視覺產品線副總裁顧雪軍、華為江蘇政企業務副總經理饒寧等出席簽約并揭牌。會議由太湖實驗室副主任吳文偉主持。
會上,實驗室執行主任何春榮指出:“智能化是船舶制造業發展的新熱點、新機遇和新挑戰,也是中國船舶工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和新舊動能轉換的重要體現。去年,太湖實驗室與華為簽訂了合作協議,并達成了共建‘船海數據智能應用聯合創新實驗室’的共識。太湖實驗室和華為的首次跨界合作,希望通過聯創實驗室加強與華為在智能船舶裝備領域的合作,搶占智能船舶裝備和創新技術的制高點,為太湖實驗室爭創國家實驗室打下堅實的基礎。”
華為數據存儲與機器視覺產品線總裁周躍峰在會上表示:“華為與太湖實驗室共同建立船海數據智能應用聯合創新實驗室,將IT和AI技術與船舶技術交叉融合,打造船舶智能發展新模式,有助于加快船舶行業‘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的建設,提升船舶安全性、可靠性和經濟環保性。雙方將共同邁上務實合作的新臺階,實現華為與太湖實驗室的合作共贏,共同提升全球船舶智能化水平,讓科學技術切實發揮其支撐人類社會發展進步的重大作用。”
聯創實驗室針對船舶與海洋領域數據治理、智能化試驗室、船舶智能技術工程化應用等方向的核心技術開展聯創研究,瞄準船舶智能技術工程化應用技術方向和船舶海洋數據智能應用,完成相關智能設備系統研制、船海智能化提升。
通過聯創實驗室實現遠程遙控、自主航行等功能的典型場景試點示范,擴大典型智能船海的示范應用推廣,初步形成智能船舶虛實結合、岸海一體的綜合測試與驗證能力,保持我國智能船舶海洋發展與世界先進水平同步。
據悉,由太湖實驗室、華為共同舉辦第一屆船海數據智能應用創新大賽正式啟動。大賽分為四個方向:水面/水下機器視覺、非結構化數據壓縮與處理、船海數字孿生技術應用、CFD大規模非對稱不定帶寬稀疏矩陣。大賽面向全社會開放,個人、高等院校、企業、創業團隊等人員均可報名參賽。
據國際船舶網了解,2020年11月5日,由中國船舶集團有限公司與江蘇省人民政府共同合作建設的“深海技術科學太湖實驗室”。12月30日,深海技術科學太湖實驗室在中國船舶集團第七〇二研究所正式揭牌。
太湖實驗室已列為江蘇省實驗室,依托有著70年悠久歷史的中國船舶七〇二所,科研條件成熟。在近20年間,七〇二所在以“蛟龍”號、“深海勇士”號、“奮斗者”號等為代表的深海裝備方面進行了有步驟的布局,并進行了有效的技術攻關,在深海領域逐步走在了國際前沿。
太湖實驗室以創建國家實驗室為目標,以促進深?沙掷m開發利用和海洋安全重大需求為導向,初創期將開展深海運載安全(深潛)、深海通信導航(深網)、深海探測作業(深探)等3個研究方向的重大科技任務攻關,集成多學科研發體系、構建關鍵核心技術融合創新體系;采用“核心+基地+網絡”的方式,以無錫總部為核心,整合“洞-池-湖-海”試驗研究體系和國家超級計算無錫中心,在全國形成“一體兩翼、雙湖五海”的總體布局;搭建“管總”+“主建”+“主戰”的運行管理體系和項目任務“揭榜掛帥”、科學家領銜的科研模式,成為國家深海技術科學領域和太湖灣科技創新帶原始創新、自主知識產權重大科研成果策源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