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交付最后一艘船!日本百年船廠正式退出造船業
1月12日,日本佐世保重工舉行了最后一艘新造船的命名交付儀式,同時舉行新造船專用船塢改為修船船塢的奠基儀式,這也標志著佐世保重工近百年的船舶建造歷史正式落幕。
佐世保重工的最后一艘商船是為希臘航運公司SEALEOPARD MARINE建造的82000載重噸中型散貨船,這是佐世保重工自1953年首艘商船“永和丸”號下水以來建造的第510艘船。當天的命名儀式共有約50人參與,這艘船被正式命名為“TOLMI”號(希臘語意為“勇氣”)。
該船全長約225米,寬約32米,配備了名村造船開發的“Rudder Fin”技術以改善推進性能,并安裝電控發動機作為主機以節約燃料,減少對環境的影響。
與此同時,佐世保重工專門用于造船的4號船塢將改造為修船船塢,開工儀式同樣在當天舉行。佐世保重工社長名村健介表示:“終止新造船業務是為了繼續生存和經營,這是一個艱難的決定。從現在開始,新生的佐世保重工將轉向艦船維修業務和機械業務的雙重經營模式。”
佐世保重工擁有5座船塢,其中只有4號船塢(長400米、寬57米)專門用于建造新船,預計4號船塢的翻修工作將在今年9月底完成。連同長370米、寬70米的3號船塢,佐世保重工將擁有日本國內最大的兩座修船船塢,修船碼頭總長度約為1200米。名村健介指出:“今后我們將利用這一優勢,除了主力的海上自衛隊艦船之外,也將積極參與日本海上保安廳和美軍的工程、以及客船、LNG船、勘探船等商船維修工作,力爭成為日本最好的修船廠。”
據了解,佐世保重工的前身是日本佐世保海軍工廠。二戰之后,佐世保海軍工廠三分之二的設備托管給民間,1946年10月成立“佐世保船舶工業”,海軍工廠的剩余部分則被盟軍接收供美國海軍使用。1961年佐世保船舶工業更名為佐世保重工業,同年實現了土地和相關設施私有化。
過去數十年來,佐世保重工一直是日本主要商船造船廠之一,以建造原油船、成品油船和散貨船為主。1962年,佐世保重工曾交付了當時世界最大油船“日章丸”號(132334載重噸)。目前,佐世保重工主要業務包括商船的建造、修理,此外負責自衛艦的建造、保養修理和美國海軍艦艇的保養修理等。
佐世保重工在2014年10月成為名村造船子公司,以此強化了競爭力。然而好景不長,受中韓兩國造船業價格競爭的沖擊,佐世保重工在2016財年至2020財年間連續5年出現虧損。該公司因此判斷,在疫情導致新造船需求進一步下降的情況下,短期內難以改善競爭力,因此決定停止商船建造工作。
2021年2月,佐世保重工宣布將終止占其銷售額70-80%的新造船業務,理由是疫情爆發后新船訂單急劇下降,難以迅速提高成本競爭力。按照計劃,佐世保重工將從2022年1月開始專注于修船業務,不再建造新船,轉而以日本海上自衛隊艦船維修業務作為主要收入來源,同時還將從事渡船和一般商船的維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