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避險需求強烈 航運期貨蓄勢待發
2022-03-28 16:00:00
來源:中國水運報
編輯:
國際船舶網
我有話要說
航運期貨是對沖風險最有效的工具之一。通過套期保值等操作方式,是保證國際物流供應鏈穩定與暢通、金融服務于實體的重要手段與載體。
建議國內航運企業應越來越主動地參與到期貨市場中去,利用對現貨市場信息的準確認知和把握,對沖價格大幅波動的風險,促進自身經營穩定。
每當價格劇烈波動時,人們就會把眼光投向期貨。過去的一年,航運運價大幅上揚,令貨主、貨代等市場主體措手不及,激發了市場對貨運風險管理的需求。2022年,“推出航運指數期貨等創新產品”已提上政策日程,企業“價格避險”將有更多選擇。
期貨品種加緊研發
2021年,新冠肺炎疫情肆虐全球,對航運市場帶來了極大的挑戰。船舶延誤、船員換班、港口擁堵等不確定事件,推動集裝箱航運市場運價飆升,對全球物流供應鏈的暢通和穩定產生了很大的影響。如何消解我國航運、貿易和貨主企業等面臨的價格風險,確保行業生態價值鏈的和諧穩定,成為行業迫切需要解決的課題。
通常認為,航運期貨是對沖風險最有效的工具之一。通過套期保值等操作方式,是保證國際物流供應鏈穩定與暢通、金融服務于實體的重要手段與載體。2021年11月,上海期貨交易所總經理王鳳海在2021北外灘國際航運論壇上表示,研發上市航運指數期貨將有助于促進金融和航運兩個市場的連接,有效提升航運高端服務能級,增強航運“軟實力”。
在大連商品交易所,集裝箱運力等期貨品種正在加緊研發。2021年10月底,該所組織了“大商所集裝箱運力期貨介紹”講座。同年12月底,該所黨委書記、理事長冉華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2022年將推動更多重大戰略性品種上市,拓展豐富服務類期貨品種,以集裝箱運力期貨品種的研發上市為抓手,將期貨市場對實體經濟的覆蓋面從商品領域拓展至服務領域。
據了解,兩家交易所已于2021年9月初向證監會期貨監管部提交了上市申請,征求意見等工作正在有序推進,兩家交易所已經做好上市前的各項準備。
國家層面的政策支持,也正在醞釀之中。2021年8月,國務院印發關于推進自由貿易試驗區貿易投資便利化改革創新若干措施的通知,就進一步豐富商品期貨品種提出,強化自貿試驗區與期貨交易所的合作,從國內市場需求強烈、對外依存度高、國際市場發展相對成熟的商品入手,上市航運期貨等交易新品種。2021年12月30日,國家發改委印發的《“十四五”現代流通體系建設規劃》提出,將出臺一攬子支持現代流通戰略支點城市建設的政策措施。推出航運指數期貨等創新產品,完善期貨監管法律法規,積極探索期現聯動。
航運業界期盼早日上市
航運業是典型的重資產、高風險行業,最大特征就是市場具有很強的周期性?死松膭撌既薓artin Stopford在《航運經濟學》中說,“航運業到處都是周期。船東們在慘淡的衰退期中苦苦掙扎,在繁榮期增加籌碼。”
怎樣打破或者應對航運周期?一位資深業內人士表示,就像沖浪者一樣,如果海浪不可以被改變,那么憑借各種技巧,也能安然破峰過谷。航運期貨,正是為貿易商、貨主等提供的有效價格避險工具。
國際上比較有代表性和影響力的航運期貨品種有兩種,一種是波羅的海運價指數期貨(BIFFEX),這是世界上第一支航運金融衍生品,但由于缺乏流動性,已于2002年4月退出歷史舞臺。另一種則是遠期運費協議(FFA)衍生出的運價指數期貨,根據波羅的海航運交易所統計,2021年全球干散貨FFA成交量達到252萬手,較2020年增長了61%,市場規模達到千億美元。
交通運輸部水運科學研究院經濟政策與發展戰略研究中心專業委員會主任、副研究員殷翔宇表示,雖然目前國外已經上市了航運期貨類產品,但由于交易所在國外,交易以美元計價,再加上國內相關貿易方對期貨功能認知不夠等原因,航運期貨功能和效果發揮不佳。
目前大連商品交易所研發的集裝箱運力期貨,以我國國際海運規模最大的美西航線作為交易航線,交易標的是集裝箱運力,具有人民幣報價、采取實物交割等特點,將是全球首個實物交割的集裝箱運力期貨。
上海期貨交易所研發的航運指數期貨,則將上海出口集裝箱結算運價指數(SCFIS)作為結算指數,該指數具體分為歐洲航線指數和美西航線指數,以美元計價。
大型航運企業也參與到期貨市場的互動之中,早在2020年,中遠海運集團即與上海期貨交易所、大連商品交易所簽署了戰略合作框架協議,努力構建金融業與航運物流協同發展的戰略伙伴關系,并在優化期貨交割倉庫布局、制度研發創新、研究浮艙保稅交割及推進實物交割與現代物流服務深度融合等方面開展了探索。
產業鏈企業需做好參與準備
聯合科創投資集團董事長逄宗玉表示,中國航運期貨的誕生,是我國航運界、期貨界深耕多年、不斷創新變革努力的結果。尤其是對于航運交易的人來說更是可喜可賀的一件大事。
隨著航運期貨品種的研發上市,集裝箱運輸產業鏈企業將更好地減緩價格波動、抵御行業周期性風險,為科學決策、穩健經營保駕護航。據介紹,對集裝箱運力期貨而言,下游出口貿易企業作為運力的買方,可以通過期貨套保對沖運價成本上漲的風險,避免利潤損失;上游航運企業等作為賣方,可以通過集裝箱運力期貨提前鎖定銷售價格,進而鎖定利潤;中游貨代企業同樣可以對現貨艙位頭寸進行套期保值,避免運價波動帶來的收益損失。
殷翔宇表示,大力發展航運期貨,是深入貫徹落實交通強國、海運強國等國家戰略決策,加快傳統航運業轉型升級,大力發展高端航運服務業的需要,也是提升人民幣在航運定價及國際貿易結算中的話語權與影響力,持續優化海運服務貿易結構,提升我國航運業國際競爭力的需要。航運企業要高度關注和了解航運期貨產品,結合自身業務發展需要,充分用好航運期貨價格發現和風險規避的重要作用,實現現貨和期貨市場的聯動發展。
殷翔宇建議,要加大對航運期貨產品的宣傳和推廣力度,鼓勵和引導航運企業、貿易商和貨主企業等相關企業,積極使用航運期貨產品來規避航運市場價格波動風險。兩大交易所應借鑒其他成熟品種的運作經驗,結合航運市場的運行規律,加大對航運期貨產品的行業推廣和培訓(EDP班),讓更多的相關主體更加充分地認識和利用好航運現貨和期貨兩個市場。
此外,要充分發揮市場對航運期貨產品的檢驗和完善作用。殷翔宇表示,航運期貨作為國內首個即將上市的“航運+期貨”產品,其合約規則、交易機制是否合理,運行效果、風險防范是否到位等,還有待市場的進一步檢驗。他建議,要密切關注航運期貨產品上市后的運行情況,建立健全航運市場價格運行監測預警機制,跟蹤期貨市場對平抑我國航運市場價格巨幅波動的作用,切實發揮期貨對促進我國航運市場價格平穩運行的有效作用。
市場風險仍不應忽視
在很多人眼里,期貨就是風險的代名詞。前不久發生的“妖鎳”事件,更讓許多人心有余悸。
北京時間3月8日中午,倫敦金屬交易所(LME)鎳價爆發式上漲,全球最大鎳鐵和不銹鋼生產商青山控股遭遇“史詩級逼空”,一度面臨數十億美元的潛在損失。此事也給現貨和期貨市場帶來了極大的沖擊,鎳產業鏈各企業均面臨不同程度的困難,行業交易陷入混亂和停滯。雖在后續發展中,青山控股涉險過關,但預計將影響一段時間市場氛圍。
知易行難,在風險面前,擁有一批成熟的期貨交易者,是航運期貨成功的關鍵因素之一。業內人士表示,航運企業一方面要進一步增強期貨的市場意識和工具意識,充分利用航運期貨作為穩定企業生產經營的有效金融工具,另一方面要在發揮期貨期權市場作用的同時,完善法規指引,防范金融風險,防范資本過度投機放大價格波動,對市場穩定造成不利影響。建議國內航運企業應越來越主動地參與到期貨市場中去,利用對現貨市場信息的準確認知和把握,對沖價格大幅波動的風險,促進自身經營穩定。
逄宗玉表示,對于航運及貿易參與者來說,工具箱里多了一個新工具,這個工具初始可能不會太得心應手,應多觀望、少動手。對于喜歡博弈的期貨投資人士,航運期貨亦是多空博弈的一片新戰場。
此外,推進自貿區貿易投資便利化的通知中提出,在風險可控前提下,優化境外交易者從事期貨交易外匯管理的開戶、交易、結算和資金存管模式。提升期貨市場對外開放水平,加快引入境外交易者,爭取境內外交易者共同參與、共同認可,亦將成為下一步的重要措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