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歐盟拒為船舶保險?俄羅斯原油貿易有“死穴”
盡管面對歐美制裁,超低價的俄羅斯石油依然成為市場上的搶手貨,數量甚至創下歷史新高,但未來俄羅斯石油想要順利交易,仍有一個尚未解決的“死穴”——船舶保險。
4月初,歐盟發布對俄羅斯的第五輪制裁,禁止俄羅斯船舶在歐洲靠岸。但很快俄羅斯石油出口就恢復至沖突之前的水平。雖然多國港口拒絕俄羅斯船舶靠岸,但有些國家卻在擴大與俄羅斯之間的交易。希臘就是其中一員。4月俄羅斯港口出發的190艘油輪中,有76艘懸掛希臘國旗。不過這個情況恐怕將迎來改變。
據路透社報道,受制裁影響,主導國際海運市場的歐美保險公司正在縮減俄羅斯油船的保險范圍,只要船上運載俄羅斯石油,即使并非俄羅斯注冊的船舶,也有可能被歐美保險公司拒保。
四名來自航運和保險行業的消息人士透露,預計6月或是7月,歐盟將出臺更加嚴格的措施,限制俄羅斯石油的銷售。
目前,全球95%的油船通過國際船東保賠協會集團(IG)投保,而該組織必須遵守歐洲法律。如果沒有這樣的保障,俄羅斯石油企業及其客戶需要尋找其他方案來應對包括溢油事故和海上事故在內的風險,這些事故一旦發生可能很快就會導致數百億美元的索賠。
總部位于希臘的大型油輪管理公司Signal Maritime Services分析師Maria Bertzeletou表示:“國際海運保險公司正面臨不為全球航運公司承保運輸俄羅斯石油的持續壓力。”他警告稱,這些保險服務短期內恐怕會被中斷。
盡管如此,部分買家對石油的購買并不會因此卻步。一名印度高級官員稱,印度并不認為保險會成為購買俄羅斯石油的障礙,該印度官員稱,“印度認可俄羅斯Ingosstrakh的保險,所以只要船舶符合入港規則,就不會有任何問題。我們不承認美國的制裁,所以我們也接受俄羅斯船舶。我們的責任只有在卸貨后才會產生。”
日本方面目前尚未表態。一名熟悉情況的日本業內人士稱,目前日本保險公司仍在為運載俄羅斯石油的油輪提供保障,只要其與制裁名單上的公司沒有關聯即可。但如果新一輪的制裁中,取消保險業對涉及俄羅斯石油的船舶提供保險的許可,那么日本保險業很有可能也將退出。
對國際航運公司來說,斷保將可能是俄羅斯業務不再吸引人的關鍵因素。因為沒有保護和賠償保險,船只將需要自己承擔風險,包括環境、戰爭等一系列可能的損失。
西方國家的制裁使俄羅斯原油出口面臨嚴重威脅。能源分析機構Vortexa最新數據顯示,目前約有6200萬桶俄羅斯烏拉爾原油滯留海上,數量創下歷史新高;雖然俄羅斯原油的出口量已降至每日670萬桶,相較2019年減少15%,但放在船上的原油仍是俄烏危機發生前的3倍。
報告也指出,目前在海上的俄羅斯原油約有15%沒有目的地,同樣創下紀錄新高。對此,能源策略分析師Clay Seigle表示,部分原油可能是要運送給未公開的國家,而另一部分則可能是還沒有找到買家。
目前俄羅斯原油主要運往中國和印度,而在歐盟發布制裁禁令前,運往歐洲的原油數量也呈現增加的狀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