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3年中國國際海事會展高級海事論壇 “海事金融和法律”專場舉行
2023-12-10 10:42:55
來源:中國船舶報
編輯:
國際船舶網
我有話要說
12月7日,2023年中國國際海事會展高級海事論壇 “海事金融和法律”專場在上海浦東嘉里大酒店舉行。作為主辦方重磅打造的主題活動之一,此次論壇以“融資優選 法律支持”為主題,特邀來自國內外海事界的9位嘉賓就金融如何助力船舶行業高質量發展,如何面向市場實施綠色化的跨周期戰略等問題進行主題演講。來自金融、法律、航運、租賃等領域的嘉賓、學者齊聚一堂進行深入交流探討,展望嶄新未來。論壇由中國船舶集團有限公司旗下中國船舶工業貿易有限公司副總經理林峰、上海夏禮文律師事務所合伙人尼克·波因德主持。
中國進出口銀行交通運輸融資部副總經理張炬以《踐行使命,共赴未來——金融助力船舶行業高質量發展》為題,就金融如何助力船舶行業進行主題演講。張炬介紹,通過船舶出口買方信貸、船舶出口賣方信貸、貿易融資等產品組合,中國進出口銀行為船舶建造、交付、運營、管理提供全產業鏈金融服務,支持船舶工業轉型升級和航運業健康有序發展。面對當前船舶行業向著綠色化、智能化方向發展的新形勢,張炬表示,中國進出口銀行將不斷加大對高技術含量、高附加值、綠色船舶和海工裝備的融資支持,助造船企業搶抓機遇、提質增效,加強科技研發、提升核心競爭力,為全球航運企業提供高質量的融資服務,助力行業減排降碳、創新研發,推動船舶行業高質量發展。
Consortium海事貿易有限公司創始人、投資總監菲利普·范·登·阿比勒以《中國租船公司和船東考慮使用已清關的干散貨運費衍生品進行套期保值嗎?》為題進行主題演講。菲利普·范·登·阿比勒聚焦貨運遠期協議(FFA)交易自1992年以來的演變,以及當前交易實踐的復雜性,深入分析了FFA,并介紹了FFA的主要應用場景和使用企業。此外,菲利普·范·登·阿比勒還探討了關于逐漸增加中國貿易商參與的潛力問題,并就 FFA 交易的更高層次范疇,如交易流程、定價變量、獨立遠期貨運協議聯會(IFFAA)的具體作用進行分析,并為行內專業人士提供策略性見解。
中國船舶集團(香港)航運租賃公司董事長鐘堅以《面向市場,實施綠色化的跨周期戰略》為題,重點分享了中船租賃在踐行“產融結合、服務主業”的戰略使命,實行“逆周期投資、順周期運營”的跨周期戰略等方面的努力。鐘堅表示,作為中國船舶集團創建的大中華區首家船廠系租賃公司,也是全球一流的非銀行系船舶租賃公司,中船租賃將繼續堅持踐行綠色可持續發展理念,利用在綠色融資、綠色租賃方面的先發優勢,把LNG產業鏈延伸為未來重要的戰略布局方向,通過“產融結合、運貿一體”的合作模式,開展可持續LNG全產業鏈合作。同時推進航運業與金融業的全方位業務合作,優化航運和金融的資源配置和布局,共建綠色航運生態圈,共促全面綠色轉型。
希臘航運銀行和財務高管協會主席、XRTC 商業顧問公司創辦人兼常務董事喬治·希拉達基斯以《中國船舶金融在全球化和中希關系中的作用》為題,分析了中希兩國的航運關系和特點,以及兩國航運金融未來的發展方向。喬治·希拉達基斯表示,促進航運金融關系以強化中希兩國商業關系是贏得貿易機會的關鍵。為此,希臘金融機構通過希臘航運銀行和財務高管協會進入中國市場將很快成為現實,其唯一目的就是加強希臘船東、中國造船廠及希臘和中國金融機構之間的合作。他認為,基于此更應探索結合傳統和現代金融結構的創新金融工具,來促進新建和二手項目融資的可行性。
上海航運交易所總裁張頁以《全球首個依托中國航運指數開發的航運期貨品種》為題,對上海航運交易所編制發布的上海出口集裝箱結算運價指數 SCFIS(歐洲航線)進行介紹。張頁表示,航運指數期貨是金融與航運互生創新驅動力的典型實踐,一方面,金融為航運市場應對價格波動提供了金融工具,幫助航運貿易企業實現套期保值。同時,金融期貨也為穩定航運運價提供產品,通過交易形成遠期價格為航運市場發現價格提供基礎。另一方面,航運為金融期貨創新提供交易標的,并為期貨交易開辟投資新路徑。未來,上海航交所將在標的指數的真實、準確、抗操縱性等方面繼續深耕,為航運指數期貨打開更大的運行空間。
大連海事大學法學院講師邢厚群以《水面自主船舶的海事法律圖景》為題作主題演講。邢厚群認為,無人船舶作為船舶工業與人工智能技術結合的最新成果,將深刻地改變未來海上通航與交通組織方式,而以有人駕駛為預設前提的海事法律規則在新技術面前遭遇了嚴峻的適用性挑戰。當前國際層面對海事法律的適用性檢視已全面展開。在新一輪海事法律更新重塑進程中,需要摒棄不加區分的“逐字逐句”式法規梳理方式,根據法律對無人船舶技術發展的影響程度進行歸類整理,做到有所側重。
倫敦海事仲裁員協會前主席伊恩·岡特以《造船合同的當務之急:亡羊補牢?》為題,圍繞船廠如何更好地應對當前的市場波動展開講述,并分享了自身作為法律顧問處理造船合同、主管一家大型航運公司的造船項目以及過去15年擔任倫敦海事仲裁員協會(LMAA)仲裁員的長期經驗。據估計,多達90%的國際造船合同受英國法律管轄,其中至少80%受倫敦仲裁約束。許多仲裁案件都是根據LMAA的條款進行的。
上海海事法院長興島派出法庭庭長柯永宏以《海事司法服務保障船舶產業發展》為題,圍繞海事司法如何助力船舶產業把握機遇,應對風險和挑戰,實現更高質量發展展開論述?掠篮杲榻B了上海海事法院近年來在審執工作創新、司法職能延伸、智慧法院建設、海事人才培養等方面所采取的舉措和取得的成果;通報了上海海事法院近年來涉船舶產業類案件的審理情況及服務舉措,其中,依法審理了大量涉及船舶設計、建造、修理、配套產品買賣、融資、保險等各類糾紛,形成了具有中國特色、上海特點的裁判規則;分享了司法實踐中重點關注、重點跟蹤的涉船舶產業類案例。
羅夏信律師事務所合伙人劉夢婭以《脫碳與船舶金融在中國的交集》為題,探討減碳以及減碳對航運的重要性,航運融資中的減碳存在的挑戰與機遇,并重點分析了相關規范、行業趨勢、可持續發展關聯融資等對航運融資中減碳的影響,為實現海事行業健康可持續發展提供了參考建議。
記者 高紅梅 周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