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艘船舶入海遠航 浙能邁領船舶脫硫改造數量開年創新高
經浙能邁領公司進行脫硫技術改造后的希臘油輪PSALA號船舶試航在大海中。
2月16日上午9點15分,載重量為15.8萬噸的希臘油輪PSALA號船舶在舟山海域經過96小時的試航后,順利通過船級社認證,返回舟山市太平洋(2.700, 0.00, 0.00%)船廠海域。至此,浙江天地環?萍脊酒煜抡隳苓~領環境科技公司完成了該船舶的脫硫裝置改造工作。經測算,改造后的該船舶每年可向海面減少二氧化硫排放1435噸,有效減少對海域環境的污染。
進入2023年以來,浙能邁領公司在舟山、大連、廣州、土耳其等國內外多地全力實施船舶脫硫技術改造。截至2月16日,已有20艘改造及新造船舶交付入海遠航,另有43艘正在進行脫硫改造,在建改造項目數量刷新歷史記錄。
所謂船舶脫硫改造,就是對船舶加裝脫硫塔裝置后,船舶在航行中減排尾氣中的硫氧化物。船舶燃料的含硫量是車用柴油的500倍,能使船舶尾氣產生對大氣的污染。過去,未經處理的船舶尾氣會導致海面上冒有煙霧,增加了人們患肺部及呼吸道疾病的概率,也會對海水產生污染。近年來,浙能邁領公司每年改造百余艘國際、國內船舶,二氧化硫的年減排量超40萬噸,有效治理船舶航行對海洋環境產生的污染。
“在兔年春節的七天時間里,我公司各項目經理全天候追蹤多艘船只改造節點,最多的甚至要跟進7艘船舶改造情況;采購部門提前備足設備材料,保持各方溝通,全面解決春節期間的設備零件供應問題;設計團隊與現場連線無間隙,多線程解決現場技術問題和開展設計工作;調試團員以‘不試航成功不下船’的負責態度24小時輪班調試,高質量開展船舶試航工作。”浙能邁領公司負責人王汝能描述了春節期間公司的忙碌景象。
公司進行脫硫技術改造后的希臘油輪PSALA號船舶下水試航時場景。
目前,浙能邁領公司的船舶脫硫業務已覆蓋全球前十大集裝箱班輪公司和諸多遠洋油輪、散貨船運輸公司,作業現場除了國內,還涉及土耳其、阿曼、新加坡等多個國家和地區。
在短短幾年內,浙能邁領公司已成功獲取海外訂單超7億美元,混合式船舶脫硫技術獲得全國首臺套認證及浙江省科技進步一等獎,累計完成船舶環保及節能改造項目近200個,單船改造工期從同行的60天縮短至33天,實現了手持訂單、技術指標和工程服務的全球領跑,為全球海洋環境治理和船舶行業清潔化生產提供了中國式解決方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