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遠海運重工新能源燃料供給及后處理實驗室成立
10月27日,中遠海運重工、上海船研所2023年科技創新大會在上海召開,會議期間舉行了中遠海運重工新能源燃料供給及后處理實驗室揭牌儀式,坐落在威海重工科技的實驗室正式成立。
21世紀,在碳達峰、碳中和的引領下,“以創新驅動變革”正在成為能源領域的重要使命。當下正值全球航運業推進綠色、低碳、智能船舶轉型的重要時期,使用綠色清潔燃料是航運業實現綠色轉型的重要途徑。中遠海運集團董事長、黨組書記萬敏近日在集團科技創新工作推進會暨主題教育專題學習會上,首次正式提出了加快建設世界一流航運科技企業的集團新發展愿景。
中遠海運重工作為中遠海運集團科技制造事業群的主力單位,緊緊把握戰略發展機遇,聚焦新能源領域研發,創新驅動能源轉型,發起并成立了中國第一個“船用清潔燃料應用技術創新聯合體”,聯合體第一個科研項目暨重工首個指定研究項目《氨動力雙燃料發動機及供應系統研發和示范應用專項》立項,我國首臺船用中速氨—柴雙燃料單缸機超過90%能量替代率穩定運行。在此基礎上,中遠海運重工在威海重工科技掛牌成立新能源燃料供給及后處理實驗室,聚焦關鍵技術研發與產業化,著力研究甲醇、氨、LNG等清潔燃料供應系統,助力實現船舶綠色高端裝備國產化自主研發的目標。
目前,清潔燃料供給與后處理實驗室已初步建成兩個清潔燃料供應系統試驗基地,其中氨燃料試驗平臺、LNG燃料試驗平臺坐落于煙臺基地,甲醇燃料試驗平臺位于威海重工科技廠區內。目前兩個基地均投入了相應基礎設備設施儀器儀表等;建成試驗車間1座(威海廠區),試驗基地1個(煙臺),辦公室2間。
清潔燃料供給與后處理實驗室將聚焦“驗證”與“培訓”兩大功能:一是模擬船舶實際工況,研究綠色低碳產品開發試驗、船舶雙燃料供應系統開發測試、船舶尾氣后處理系統開發測試(EGC、SCR、氨、甲醛等)等,并檢驗關鍵零部件的可靠性,推動關鍵器件國產化替代工作;二是作為新能源培訓中心,為專業人員提供清潔燃料供應系統的操作、安全評估、故障判斷與排除、售后服務等培訓,提高船舶管理人員的現場管理能力。
功能性驗證夯實產品基礎
清潔燃料供給與后處理實驗室的首要功能是開展產品功能性驗證。產品功能性驗證是對產品的功能進行全面測試和評估,重點模擬在船舶實際工況下,新能源產品的性能、工作效率、安全控制等方面的表現,是保證產品質量的重要手段之一,也是新能源產品研制過程中必不可少的環節。
2023年5月
為驗證自主開發的船用FGSS在低溫環境下的穩定性和可靠性,威海重工科技通過LNG燃料試驗平臺對FGSS樣機進行低溫功能測試,經過18天的測試,順利完成了樣機干燥、惰化、低溫加注、氣化、持續供應等全流程測試任務,系統運行穩定可靠。
2023年8月
通過氨燃料試驗平臺,威海重工科技順利完成了氨燃料供應系統原理樣機氨燃料加注等全流程測試,各類參數均達到設計要求,順利通過專家組驗收,獲得全球首張中國船級社船用產品試驗證書,成為國內首個在模擬船舶場景下成功運行氨燃料供應系統的廠家。
2023年9月
甲醇燃料試驗平臺建成并完成樣機功能性測試,開展國內首個16000TEU大型集裝箱甲醇項目加注系統、駁運系統、總控系統、安保系統設計開發,該項目采用加注、駁運、供給全流程方案,是全國首個主輔機同時供應的大型甲醇燃料項目。
為進一步貫徹落實中遠海運重工、上海船研所2023年科技創新大會精神,清潔燃料供給與后處理實驗室后續還將繼續增加甲醇、氨、燃油等燃料燃燒的尾氣后處理等系統試驗功能裝置,投入相應基礎設備設施儀器儀表等,開發制作相應試驗樣機及開展測試,同步申請省級試驗室資格。建設周期從2023年1月至2026年12月,共計3年。
專業培訓打造新能源策源地
新能源產品是綠色航運新技術新產業鏈的創新發展成果,對于船舶管理人員來講是完全陌生的產品。本著以客戶為先的理念,著力為客戶提供全流程解決方案,威海重工科技將基于新能源供應系統試驗平臺,同步開發智能雙燃料發動機數字模擬平臺,模擬完成供應系統的數字化配機實驗,打造一流的綜合實驗室,為中遠海運集團提供專業新能源產品培訓平臺。主要培訓內容包含新能源系列產品業務培訓、船員機務培訓、設計研發人員培訓、集團新能源產品全球售后服務培訓等,進一步為產業鏈關聯產品和技術的進一步延伸拓展提供孵化平臺。
清潔燃料供給與后處理實驗室的成功建設將推動重工船舶配套產業邁向中高端,將提升產業鏈供應鏈的韌性和安全水平,以科技創新引領企業發展,推進船舶清潔燃料供給和后處理產業鏈系列產品的研發進程和示范化應用,為航運業綠色發展貢獻力量,譜寫船舶行業高質量發展新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