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甲醇動力散貨船訂單來了!巨頭嘉吉當“帶頭大哥”
甲醇燃料正日益成為船舶替代燃料的主流選擇。
據外媒報道,大宗商品貿易巨頭嘉吉(Cargill)已經與日本貿易公司三井物產聯手,在常石造船下單訂造2艘Kamsarmax型82000噸載重噸散貨船,新船計劃于2026年第一季度交付運營,并將與三井物產簽訂長期租船合同,新船造價并未公布。據了解,這是散貨船領域的首份甲醇動力船訂單。
嘉吉原計劃以4-6艘Kamsarmax型船作為第一批訂單,以此向行業發出強烈信號,即甲醇燃料是散貨船的可行選擇。嘉吉海運部總裁Jan Dieleman表示,縮減規模是考慮到當前市場狀況和造船價格,而非出于對甲醇燃料可行性的擔憂。一旦嘉吉能夠評估市場對這兩艘船的反應,就可能會有更多的甲醇動力船訂單。
有消息稱,這兩艘船的造價比標準Kamsarmax型散貨船高出15%。根據克拉克森的數據,目前1艘80000-82000載重噸Kamsarmax型散貨船新造船價格為3350萬美元。以此計算,嘉吉這兩艘船的單船造價達到了3852.5萬美元,訂單總價值達7705萬美元(約合人民幣5.20億元)。
另外,嘉吉也表示,不排除下一輪甲醇動力散貨船訂單選擇中國船廠的可能性。據悉嘉吉在最初招標時也考慮了中國船廠的幾種設計。船廠可用船位是一大限制因素,在這方面嘉吉面臨著來自集裝箱船領域的競爭,而過去兩年來甲醇動力集裝箱船訂單正在迅速增加。嘉吉表示,在中國獲得甲醇發動機設計的許可仍然“困難重重”。
對于常石造船而言,這將是其首次建造雙燃料散貨船。常石造船的產品以3萬噸~18萬噸級散貨船為中心,Kamsarmax型散貨船是常石造船的核心產品,常石造船也是最先開發Kamsarmax型船的造船企業,在82000載重噸級Kamsarmax型散貨船市場份額更是居世界首位。
以嘉吉的訂單為開端,散貨船領域有望涌現更多甲醇動力船訂單。香港太平洋航運(Pacific Basin)可能是首批簽約的船東之一。與三井物產和日本船廠(Nihon Shipyard,NSY)合作,太平洋航運已經選定甲醇作為其第一代零排放船舶的最佳燃料,并將在確定設計后訂造新船。
淡水河谷也在去年向航運公司發出了新一代32.5萬載重噸級Guaibamx型超大型礦砂船(VLOC)運輸合同的招標書,計劃訂造甲醇雙燃料動力船,每艘船還將配備5個旋翼帆。預計新型船將比目前的一代Guaibamax型船減少近23%的溫室氣體排放。
繼馬士基航運在2021年的首份甲醇動力集裝箱船訂單之后,甲醇燃料逐漸成為航運業脫碳的首選。根據DNV的統計數據,2022年全球替代燃料船舶的新船訂單總數為275艘,其中甲醇已經成為第二受歡迎的替代燃料選擇,2022年共訂造了35艘甲醇動力船,使甲醇動力船總數達到了82艘。
相比于傳統能源船舶燃料,甲醇具有不含氮氧化物和硫,PM排放量低的特點。清潔能源金融服務公司Longspur Research在今年年初發布了名為《甲醇和航運》的最新報告,稱甲醇是“當下最好的解決方案”,有著技術成熟、改裝難度小、使用安全、加注便利、成本低等優勢,而且能夠顯著減少排放。
雖然目前的甲醇動力船訂單主要集中在集裝箱船和甲醇運輸船領域,但威爾森船舶管理公司(Wilhelmsen Ship Management)總裁Carl Schou認為,甲醇的吸引力正在不斷增加,2023年將是甲醇被更廣泛的行業所接受的一年,包括船東、發動機制造商等供應商以及主要加油港的儲罐和基礎設施。
